[发明专利]马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9118.9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0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余;林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H02K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结合强度的马达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习知的一种马达结构10包含有一硅钢片组11、一包覆该硅钢片组11的绝缘件12及多个金属件13,各该金属件13的二端具有一穿线孔13a,该绝缘件12通常为热塑性塑料,如图2及图3所示,将该绝缘件12加热熔融,以利所述金属件13结合于该绝缘件12,当该绝缘件12冷却固化后,将一导线A穿设于该穿线孔13a,再以一焊料B将该导线A与绕设于该硅钢片组11的线圈(图未绘出)焊接固定于所述金属件13上,使该导线A与该线圈电性连结,然而在焊接过程中,需将该焊料B加热使该焊料B成为液态,以使该焊料B能焊接该导线A、该线圈及该金属件13,但由于该焊料B的熔点比该绝缘件12较高,且焊接时热能会借由所述金属件13传导至该绝缘件12,使该绝缘件12因再次受热而软化,造成所述金属件13有脱离该绝缘件12的疑虑。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马达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马达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马达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马达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结合强度的马达结构,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其至少包含:一硅钢片组;一绝缘架,其包覆该硅钢片组,该绝缘架具有一顶部、一连接该顶部的结合部及一设置于该结合部的凸柱,且该凸柱形成有一限位凸部;以及一导接件,其具有一绝缘材及一金属材,该绝缘材具有一固定部、一金属材设置部、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结合孔及一插接孔,该结合孔位于该固定部,该插接孔位于该金属材设置部,该金属材设置于该金属材设置部,该金属材具有一通孔,该通孔对应该插接孔,该凸柱穿设于该结合孔,且该限位凸部位于该绝缘材的该第一表面上,该绝缘材被限位于该结合部与该限位凸部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马达结构,其中所述的该插接孔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连接该固定端的穿设端,该固定端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穿设端具有一第二宽度,该第二宽度不小于该第一宽度。
前述的马达结构,其中所述的该第二宽度大于该第一宽度。
前述的马达结构,其中所述的该绝缘材具有一端面,该端面形成有一开口且该开口连通该插接孔的该穿设端。
前述的马达结构,其中所述的该绝缘材具有一侧面及一凹设于该侧面的凹槽,且该凹槽位于该金属材设置部。
前述的马达结构,其中所述的该导接件可为“一”字型、“H”型或“U”型其中之一。
前述的马达结构,其中所述的其另包含一导线、一线圈及一焊料,该导线插设于该插接孔的该固定端与该金属材的该通孔,该线圈绕设于该顶部,且该线圈具有一导接端,该焊料焊接该导线、该线圈的该导接端于该金属材,以电性连接该导线及该线圈。
前述的马达结构,其中所述的该绝缘材为低导热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达结构,其包含一硅钢片组;一绝缘架,其包覆该硅钢片组,该绝缘架具有一顶部、一连接该顶部的结合部及一设置于该结合部的凸柱,且该凸柱形成有一限位凸部;以及一导接件,其具有一绝缘材及一金属材,该绝缘材的材质可为高分子材料或低导热材料,该绝缘材具有一固定部、一金属材设置部、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结合孔及一插接孔,该结合孔位于该固定部,该插接孔位于该金属材设置部,该金属材设置于该金属材设置部,该金属材具有一通孔,该通孔对应该插接孔,该凸柱穿设于该结合孔,且该限位凸部位于该绝缘材的该第一表面上,该绝缘材被限位于该结合部与该限位凸部之间,由于该金属材设置于该绝缘材的该金属材设置部,且该导接件以该绝缘材结合于该凸柱,因此当一焊料焊接一导线及一线圈的一导接端于该金属材时,焊接的热能不会借由该绝缘材传导至该凸柱,而造成该限位凸部软化。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马达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因此可防止该导接件脱离该绝缘架,以提升马达组装的可靠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1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内驱油实验的高压密闭中间活塞容器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式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