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去除杂音的耳机放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9260.3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1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26 | 分类号: | H03F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9 | 代理人: | 王英鸿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杂音 耳机 放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去除杂音的耳机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视机上,普通的耳机放大电路一般由运算放大器和分立元件组成放大器,或者直接从左右喇叭通过功率电阻降压后送入耳机,耳机音量调节由电视机喇叭音量调节完成。
如图1所示,耳机放大电路包括为运算放大器提供静态工作点的电路11、电源滤波电路12、左声道放大电路13和右声道放大电路14。
其中,为运算放大器提供静态工作点的电路11包括:彼此并联的电容C4、电容C3和电阻R2,其并联后一端a接地,另一端b通过电阻R1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OP-VCC。
电源滤波电路12包括:彼此并联的电容C1和C2,其并联后的一端c接地,另一端d通过电感L1连接至电源VCC,d端还连接至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OP-VCC,电感L1与电源VCC连接端为e端。
左声道放大电路13包括:左声道信号输入L-IN通过串联的电容C5和电阻R3连接至运算放大器N1A的反相输入端,该反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6接地,同时,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并联的电阻R4和电容C7连接至其输出端,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为运算放大器提供静态工作点电路11的b端,该运算放大器接地端接地,电源端连接至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OP-VCC。运算运算放大器N1A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6和电容C8连接至耳机插座XS1,其中,运算运算放大器N1A的输出端还通过电阻R5接地,并联的电容C9和电阻R7其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8和耳机插座之间。
右声道放大电路14包括:右声道信号输入R-IN通过串联的电容C10和电阻R8连接至运算放大器N1B的反相输入端,该反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11接地,同时,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并联的电阻R9和电容C12连接至其输出端,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为运算放大器提供静态工作点电路11的b端,该运算放大器接地端接地,电源端连接至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OP-VCC。运算运算放大器N1B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11和电容C13连接至耳机插座XS1,其中,运算运算放大器N1B的输出端还通过电阻R10接地,并联的电容C14和电阻R12其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13和耳机插座中间接点。
从上述耳机放大电路图可以看出,左声道放大电路13和右声道放大电路14从开机上电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不受任何控制。当电视机开机关机时都难免要在耳机中产生杂音。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去除杂音的耳机放大电路,可去除耳机杂音。
于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去除杂音的耳机放大电路,包括左声道放大电路、右声道放大电路、为左声道放大电路和右声道放大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提供静态工作点的电路和电源滤波电路,该电源滤波电路连接在本电路中电源VCC和电源OP-VCC之间,电源OP-VCC为左声道放大电路和右声道放大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电源,其中,还包括一控制电路,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滤波电路,发射极连接至电源VCC,基极通过电阻R13连接至发射极,同时基极还通过电阻R14连接至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至三极管V3的集电极,并联的电阻R15和电容C15其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7连接至电源VCC,三极管V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3的基极通过电阻R16连接至整机MUTE信号。
上述耳机放大电路还包括:三极管V4的集电极连接至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4的基极通过电阻R18连接至掉电信号。
其中,所述为左声道放大电路和右声道放大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提供静态工作点的电路,包括:彼此并联的电容C4、电容C3和电阻R2,其并联后一端a接地,另一端b通过电阻R1连接至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OP-VCC,同时该b端还分别连接至左声道放大电路和右声道放大电路中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电源滤波电路,包括:彼此并联的电容C1和C2,其并联后的一端c接地,另一端d通过电感L1连接至三极管V1的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