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字闭环的光纤陀螺输出信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9865.2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张斌;祖悦;薛冰;黄平;郝燕玲;吴磊;张勇刚;周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字 闭环 光纤 陀螺 输出 信号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字闭环的光纤陀螺输出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是:由光电转换模块、模拟开关模块、放大滤波模块、信号单端转差分模块、A/D转换模块、FPGA组件及应用模块和D/A转换模块依次串接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闭环的光纤陀螺输出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PIN-FET芯片;PIN-FET芯片的第1、4管脚经第一电阻(R1)连接-5V电源,第1管脚并联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后接地,第4管脚并联第五电容(C5)后接地;PIN-FET芯片的第10管脚采用+5V供电,串联第二电阻(R2),并联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接地;PIN-FET芯片的第3、5、8管脚接地;PIN-FET芯片的第7管脚串联第三电阻(R3)、第六电容(C6)后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闭环的光纤陀螺输出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模拟开关模块包括模拟开关芯片DG613;模拟开关芯片DG613的第4管脚采用-5V供电,串联第四电阻(R4),并联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后接地;模拟开关芯片DG613的第12、13管脚采用+5V供电,串联第五电阻(R5),并联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后接地;模拟开关芯片DG613的管脚5接地,管脚1接FPGA提供的时钟信号,管脚2接光电转换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管脚3输出去尖峰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闭环的光纤陀螺输出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放大滤波模块包括运放选择AD8628芯片;AD8628芯片的管脚7采用+5V供电,串联第六电阻(R6),并联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后接地;AD8628芯片的管脚4采用-5V供电,串联第七电阻(R7),并联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后接地;第八电阻(R8)、第十五电容(C15)并联后串联在AD8628芯片的管脚2、6之间;AD8628芯片的管脚2串联第九电阻(R9)接地;AD8628芯片的管脚6输出放大信号接由第一电感(L1)、第十六电容(C16)串联接地组成的LC滤波网络;AD8628芯片的管脚3连接前端的去尖峰信号,从第一电感(L1)、第十六电容(C16)之间输出信号即为滤波去噪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闭环的光纤陀螺输出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信号单端转差分模块为基于运放AD8138芯片构成的转换装置;AD8138芯片的管脚3采用+5V供电,串联第十电阻(R10),并联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接地;AD8138芯片的管脚6采用-5V供电,串联第十一电阻(R11),并联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接地;AD8138芯片的管脚2串联第二十一电容(C21)接地,管脚1串联第十四电阻(R14)接地,管脚4、8经第十五电阻(R15)相连,管脚1、5经第十六电阻(R16)相连;滤波去噪信号经第十二电阻(R12)接地,并经第十三电阻(R13)连接AD8138芯片的管脚8输入;AD8138芯片的管脚4、5分别串联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后输出的信号VINA、VINB即为输出的差分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8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