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铰接式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0150.9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明;罗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B62D12/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李想 |
地址: | 45001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接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底盘,特别是一种适合不平整地面上无转向机构的麦克纳姆轮全方位车辆用底盘。
背景技术
基于麦克纳姆轮的全方位车辆不具有转向机构,它利用车轮与地面之间的合力实现各种运动功能。该类车型一般采用刚性底盘或带悬架型底盘,但上述两种底盘均由于自身结构问题而存在各自的不足。首先,刚性底盘固然具有刚度大、重心低、稳定性好的优点,但对地面的平整性要求较高,稍微不平的地面就可能严重影响车体轨迹,造成整车功能失效、甚至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成本增加,并降低整车的适用范围;其次,带悬架型底盘虽然能使整车适应不平整的地面,但悬架结构往往复杂,且易造成整车重心偏高、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另一方面,带悬架型底盘易存在侧向刚度不足的问题,在车体横移或斜行时,可能导致车体水平扭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底盘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使车体在一定角度内绕自身纵向轴线旋转的铰接式底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在所述的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设置转盘轴承,转盘轴承一端固定在前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后车架上。
所述转盘轴承的旋转范围是-5°~+5°。
在所述前车架的后端设置前挡块,在后车架的前端设置后挡块;在转盘轴承的旋转范围内,前挡块与后挡块不接触;超过转盘轴承的旋转范围,前挡块与后挡块相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将具有一个旋转自由度的转盘轴承一端连接在前车架上,另一端连接在后车架上,使前后车架仅能围绕底盘纵向轴线发生旋转。当车辆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行驶时,前后车架会根据地面情况发生相对旋转以使车轮与地面充分接触。这样,降低了全方位车辆对地面平整性的要求,功能性强,适用范围广,经济性好;底盘重心低、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外,前后车架上设置的挡块可使车体仅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保证了整车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前车架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后车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全方位车辆用铰接式底盘包括:前车架1、转盘轴承2和后车架3。其中,转盘轴承2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前车架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后车架3上。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设置前挡块4和后挡块5,其中前挡块4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前车架1的后端,后挡块5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后车架3的前端。
当全方位车辆在平整的地面上行驶时,四个车轮与地面充分接触,转盘轴承2基本不发生旋转,前车架1与后车架3也基本未发生相对旋转,此时铰接式底盘相当于刚性底盘。
当全方位车辆在稍微不平整的地面上行驶时,由于转盘轴承2的作用,前车架1或后车架3会相对另外一个车架发生小角度旋转,此时,前挡块4与后挡块5不接触,铰接式底盘相当于带悬架型底盘,四个车轮与仍能与地面充分接触。
当全方位车辆在非常不平整的地面上行驶时,前车架1与后车架3之间会发生较大角度的旋转。预先设定了转盘轴承2的旋转角度为-5°~+5°;当旋转角度达到或超过设定的旋转范围时,前挡块4与后挡块5会发生接触,阻止前后车架发生更大角度的相对旋转,避免因旋转角度较大而导致车架与平台上转运货物之间的接触碰撞,以及因前后车架发生较大角度旋转而引起整车重心升高,确保了整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前后车架超出允许的旋转范围时,车轮与地面易发生无效接触,无法完成全方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01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