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智能调温电热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0207.5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峰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A61B19/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智能 调温 电热 床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是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内用于供病人躺卧的电热床垫。
背景技术
在医院,特别在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病人均会进行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脑电图等监测,手术中还需使用高频电刀、超声刀等设备,有的病人还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由于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输注液体或冷冻血液,再加上病人处于麻醉状态或重病状态,因此病人体温常常明显下降而影响病人生命体征的维持,影响机体代谢,影响麻醉苏醒,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危险;同时由于手术和治疗的原因,病人身体常处于血水湿透的状况,需要及时的加温和保温。目前也存在普通的电热毯,由于普通电热毯采用电阻元件作为发热器件,存有漏电及电磁辐射影响各种监测设备的风险。而现有的气热垫和水热垫又存在噪音大或加、保温不及时,对周围人员影响大等等不足,所以在医院环境中使用受到限制。如提高室温来为病人加、保温,则医护人员难以长时间耐受并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智能调温电热床垫,漏电及电磁辐射影响各种监测设备的风险小,能为病人提供舒适、可靠的治疗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智能调温电热床垫,由里到外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设有无电磁辐射的碳纤维红外线发热组件,所述中间层为高强度特种纤维层;所述外层为复合纤维膜层。
内层的碳纤维红外线发热组件无明显电磁辐射,因而降低了电磁辐射影响各种监测设备(如心电图、脑电图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应用心脏起搏器及使用高频电刀、超声刀等)的风险。
中间层的高强度特种纤维层具有屏蔽电磁辐射、防锐器刺穿、耐高温、耐酸碱及绝缘功能。其屏蔽电磁辐射功能进一步降低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中电磁辐射影响各种监测设备的风险;其防锐器刺穿功能能够防止手术当中因某些手术器具掉落而刺穿中间层引发漏电情况;其耐高温及绝缘功能是防止内层发热组件温度过高或漏电而危及到病人。
外层的复合纤维膜层具有绝缘、防水、透气、防污渍的功能。
作为改进,所述内层、中间层、外层之间相互独立,便于生产。
作为改进,所述内层、中间层、外层之间采用防水密封相套连接,确保床垫内部的电气元件不会受潮而损坏,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漏电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复合纤维膜层外设有一次性纸质纤维膜套件,使床使用起来更安全卫生。
作为改进,所述碳纤维红外线发热组件外设有绝缘耐高温的保护外层,所述保护外层将碳纤维红外线发热组件分成若干发热区域。保护外层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保护床垫不会因发热组件温度过高而烧毁;另一方面是将发热组件分割开,便于在床垫中布置均匀发热的区域。
作为改进,所述高强度特种纤维层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质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五分之一左右,在560℃的温度下,不分解,不熔化。
作为改进,所述床垫为整体结构或组合式的模块结构,此模块化的设计,为应手术体位的不同需求。所述模块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模块上设有电连接插头,所述插头为防水防漏电插头。
作为改进,所述组合式的模块包括作为上身供热的一个主体模块和作为下肢供热的两个肢体模块。
作为改进,所述床垫还包括温度智能调控系统,所述温度智能调控系统包括供电装置、智能控制器、漏电保护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供电装置向碳纤维红外线发热组件提供直流电源;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层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控制供电装置;所述漏电保护装置设置在内层与中间层之间,所述漏电保护装置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控制供电装置的通断。本发明床垫电气参数为:额定电压110v或220v (可变频到直流),额定频率:100W 50Hz,绝缘电阻:≮100M(常态下),电气强度:1500v/min L,额定功率范围:100W,最大功率偏差+5% ~ -10%,最大起始电流:1.5A,Ie、PTC元件耐压:350,热保动作时间:2-5min,最大表面温度:42℃,漏电电流:6-30mA。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峰,未经杨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0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