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微生物复混肥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40520.9 申请日: 2011-05-28
公开(公告)号: CN102249764A 公开(公告)日: 2011-11-23
发明(设计)人: 万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 临汾市力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F17/00 分类号: C05F17/00
代理公司: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代理人: 崔雪花
地址: 041000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造 微生物 复混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一种制造微生物复混肥的方法,属于生物肥料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规模化养鸡业的兴起,大量的鸡粪成为新的污染物,为变废为宝,利用鸡粪为原材料制作的微生物有机复合肥料或微生物有机无机复合生物肥料便应运而生。

常见的微生物有机复合肥的主要组分为鸡粪、玉米秆粉、煤泥、微生物发酵菌剂、尿素、硫酸钾、钙镁磷钾肥、腐殖酸和棒土,其优点是在微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原料中加入适量的煤泥来提高肥料中有机质的含量;用钙镁磷钾肥来代替过磷酸钙等磷肥,可以增加作物生长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促进作物生长。但是该种肥料除了提高一定的有机质含量和增加了有限的微量元素外的,缺乏其他的有益功能,该种肥料不能为作物创造良性的生态环境,不能抑制病虫害、杀死病原菌,不能有效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且所含微量元素种类不多、量少、肥效不高,使用时需要多次施加肥料,浪费人力且易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养分齐全,肥效高,只一次施肥,不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复混肥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造微生物复混肥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向粉碎、分筛后的鸡粪中加入草炭、红糖、尿素、磷矿粉、米糠、发酵菌,搅拌混匀,控制水分重量百分比为40%-45%,得到原料混合物;

鸡粪、草炭、红糖、尿素、磷矿粉、米糠、发酵菌的重量份为鸡粪70-80份,草炭10-15份,红糖1-3份,尿素1-3份,磷矿粉3-5份,米糠5-7份,发酵菌2-5份; 

第二步:将原料混合物堆积发酵10-20天,环境温度为15℃-35℃,发酵期间当温度升至60℃时进行翻堆,翻堆后继续发酵,直到原料混合物颜色变为灰褐色且散发出酱香味时,发酵结束,得到一次发酵物;

第三步:将一次发酵物风干、粉碎后再加入功能菌,接种量重量百分比为0.5%-2.5%,翻堆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温度20℃-35℃,发酵3-5天后,得到二次发酵物;

第四步:向二次发酵物中加入无机肥、中微量元素肥、腐植酸、生物蛋白和功能菌,搅拌混匀,得到发酵混合物;

二次发酵物、无机肥、中微量元素肥、腐植酸、生物蛋白和功能菌的重量份为:二次发酵物55-65份,中微量元素肥5-7份,腐植酸5-10份,生物蛋白1-3份,功能菌5-8份,无机肥30-45份;

第五步:将发酵混合物按照常规工艺进行制粒、抛光、风干、分筛,即制得微生物复混肥;

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功能菌是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固氮菌的混合物,其重量份为:光合菌7-11份,乳酸菌7-11份,酵母菌7-11份,放线菌7-11份,解磷菌16-22份,解钾菌27-40份,固氮菌10-12份。

米糠可用麦麸替换。

光合菌为鱼腥藻,乳酸菌为德氏乳酸杆菌,酵母菌为假丝酵母,放线菌为小单孢菌,解磷菌为巨大芽孢杆菌,解钾菌为环状芽孢杆菌,固氮菌为圆褐固氮菌。

发酵菌为绿色木霉和米曲霉的重量份比为 1:1-1.5的混合物。

磷矿粉中的含磷重量百分比至少为12%。

无机肥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且所含N元素、P元素、K元素的重量份为N元素8-12份,P元素2-6份,K元素3-9份。

中微量元素肥包含Si、Ca、Mg、Zn 、Fe、Cu、Mn、Mo和B。

生物蛋白或为水解羽毛蛋白粉,或为鱼粉,或为蚕蛹养蝇蛆生物蛋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功能菌能够造就良性生态,形成适宜于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提高化肥利用率,活化与协助释放土壤中的潜在养分,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抑制病虫害、杀死病原菌。

2、功能菌还可促进农作物中硝酸盐的转化,减少农产品硝酸盐的积累。

3、功能菌中的解磷菌、解钾菌能够分解土壤里残存的磷和钾给作物吸收。

4、本发明的功能菌、红糖和米糠或麦麸能够促进农作物根际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改善农作物根际生态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和抗病因子的增加,还可明显地降低土传病害的侵染,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

5、本发明的鸡粪与草炭的有机质含量都很高,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大量的有机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汾市力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临汾市力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0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