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N-苯基琥珀酰亚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0802.9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尹大伟;元方;刘玉婷;扬帆;苏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404 | 分类号: | C07D207/4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苯基 琥珀 亚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N-苯基琥珀酰亚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琥珀酰亚胺,简写NHS,又名丁二酰亚胺,是由琥珀酸酐与胺类化合物进行酰基化反应的产物。
琥珀酰亚胺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呈弱酸性,K=3×10-11(25℃),可被碱金属取代成盐,此盐与卤代烃反应可生成一系列N-羟基取代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例如可合成β-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因此琥珀酰亚胺多作为有机合成原料,可用于合成N-溴代丁二酰亚胺或N-氯代丁二酰亚胺,同时也常用于制备医药、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可作化学分析试剂或用于镀银工业。
其中由于N-苯基琥珀酰亚胺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具有杀菌活性,在实际生活中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由Bertha,Ferenc在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Miniprint),Volume 2003,Number 12,December 2003,pp.757-758(2)上发表的文献Studies into thesynthesis of azolopyrrolidinobenzodiazepinones and related compounds.Oxidativecyclisations,oxidative fragmentations and oxidative rearrangements in thereactions of azolylmethyl-N-phenyl-lactams and related compounds with cerium(IV)ammonium nitrate中,提供以1-苯基-5-(2H-吡唑-3-羰基)-吡咯烷-2-酮为原料,以乙腈作为溶剂制备N-苯基琥珀酰亚胺,但其生成另外两种副产物,并且反应时间长,产率低,溶剂有毒不环保。
由Yoshihisa Watanabe在J.Org.Chem1984,49,4451-4455上发表的文献Platinum Complex Catalyzed Reductive N-Acylation of Nitro Compounds中,提供以硝基苯和琥珀酸为原料,以二噁烷为溶剂制备N-苯基琥珀酰亚胺,但其产率低,二噁烷有毒,不利于回收,危害环境。
由Barton在J.Chem.Soc.,Perkin Trans.1,1987,241-249上发表的Thechemistry of pentavalent organobismuth reagents.Part 7.The possible role ofradical mechanisms in the phenylation process for bismuth(V),and relatedlead(IV),lodine(III),and antimony(V)reagents文献中,提供以丁二酰二胺和三氟乙酸四苯基铋酯为原料,以苯为溶剂制备N-苯基琥珀酰亚胺,但原料成本昂贵,反应时间长,产率低,溶剂有毒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N-苯基琥珀酰亚胺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副产物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N-苯基琥珀酰亚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A mol琥珀酸酐和B mol苯胺,再加入C mol4-二甲氨基吡啶,在室温下进行研磨,反应45~75min得混合物;
第二步,待第一步反应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将混合物转移至烧杯中,向其中加入D mL水,搅拌下加入强酸调节pH=3~4;抽滤,水洗,产物于60~100℃干燥后,用水重结晶,得白色晶体N-苯基琥珀酰亚胺;
其中,A∶B∶C=1∶(1.1~2)∶0.1;D=200A。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强酸为盐酸、硫酸或硝酸的一种。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步中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琥珀酸酐和苯胺反应终点。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薄层色谱法中采用体积比为2∶1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物为展开剂,采用硅胶为固定相,采用碘为显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0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