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无源保持光磁多回转绝对位置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1091.7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军;陈久松;张建祥;印方耀;方超;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G01D5/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无源 保持 光磁多 回转 绝对 位置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无源保持光磁多回转绝对位置传感器。
背景技术
自动化控制系统都需要依靠位置反馈信号工作,而编码器是最重要的位置反馈装置。现有的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两大类。
增量式编码器只能接收一连串相同的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确定其位置,通过有源方式将相对编码方式当作绝对编码来使用。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依靠内置电池记忆位置,受电池寿命、低温失效、受振接触不良等因素影响,可靠性大大的降低。当工作时,编码器输出脉冲过程中,可能有干扰而丢失脉冲,导致记忆的零点产生偏移,而偏移的量直到错误的产生后方能知晓。
带参考点式的增量式编码器,通过回参考点方式,将参考位置修正为记忆位置。在参考点以前,是不能保证位置的准确性。在工控中就有每次操作先找参考点,开机找零,然后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非常不便。尤其是许多自动化设备不允许在开机时(或事故断电后重新启动时)有不受控制的寻找零点运动。
绝对式编码器的码盘有多条码道,各条码道为直径不等的记有编码信息的同心圆环,每一条码道有其独立的读码探测器。编码器的绝对转角可综合各码道读码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唯一地确定。码道数目n与分辨率R的关系为R=2n。显然,码道越多,分辨率就越高。但是多码道码盘制作困难,外形尺寸大,价格昂贵。对于单圈的绝对式编码器,当码盘转动超过360°时,编码又回到原点,这样就不符合绝对编码唯一的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无源保持光磁多回转绝对位置传感器,每个位置由机械位置唯一决定,不需记忆,不需找参考点,不受停电、干扰的影响,其可靠性高、精度高、测量范围大、结构紧凑、成本低,可以用于多转式角位移精确测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输入轴、设置在输入轴下端的输入齿轮、固定在输入轴上端的磁钢、光电编码器电路板、磁旋转编码器电路板、过渡轴、罩盖和底座,所述的罩盖和底座用于固定和安装本装置,所述的输入轴和过渡轴上还分别设有至少一对编码齿轮和过渡齿轮,所述的编码齿轮上设有编码码道;所述的磁旋转编码器电路板上设有磁旋转编码器,磁旋转编码器正对于磁钢;所述的光电编码器电路板两面均安装至少一组光发射和接收元件。
所述的磁旋转编码器为AS5045非接触式磁旋转编码器。
所述的磁钢为双极磁钢。
所述的各编码齿轮通过过渡齿轮间歇运动。
所述的光发射和接收元件正对于编码齿轮上的编码码道,光发射和接收元件的数目与编码齿轮上的编码码道数量相同。
所述的输入轴和过渡轴平行设置。
所述的光电编码器电路板与编码齿轮平行相对设置。
本发明通过利用磁旋转绝对编码器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利用减速装置的原理增加光电绝对编码器增加了绝对编码器的量程,与增量式编码器相比,具有每一个位置绝对唯一、可靠性高、抗干扰、无需掉电记忆等优点。与传统绝对传感器相比具有精度高、体积小、且测量范围大等优点,并且本发明结构紧凑、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输入齿轮,2是编码齿轮,3是光电编码器电路板,4是光发射和接收元件,5是磁旋转编码器电路板,6是输入轴,7是磁钢,8是磁旋转编码器,9是过渡轴,10是过渡齿轮,11是罩盖,12是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非接触式无源保持光磁多回转绝对位置传感器,该装置包括输入轴6、设置在输入轴6下端的输入齿轮1、固定在输入轴6上端的磁钢7、光电编码器电路板3、磁旋转编码器电路板5、过渡轴9、罩盖11和底座12,所述的罩盖11和底座12用于固定和安装本装置,所述的输入轴6和过渡轴9上还分别设有两对编码齿轮2和过渡齿轮10,所述的编码齿轮2上设有按照编码规则制作的编码码道;所述的磁旋转编码器电路板5上设有磁旋转编码器8,磁旋转编码器8正对于磁钢7;所述的光电编码器电路板3两面均安装一组光发射和接收元件4;所述的磁旋转编码器8为AS5045非接触式磁旋转编码器8;所述的磁钢7为双极磁钢7;所述的各编码齿轮2通过过渡齿轮10间歇运动;所述的光发射和接收元件4正对于编码齿轮2上的编码码道,光发射和接收元件4的数目与编码齿轮2上的编码码道数量相同;所述的输入轴6和过渡轴9平行设置;所述的光电编码器电路板3与编码齿轮2平行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未经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1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