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NN的特征制造行为序列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1453.2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9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郝泳涛;楼狄明;王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N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叶琦玲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nn 特征 制造 行为 序列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ANN的特征制造行为序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
1)使用预先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来识别以B-rep模型表示的产品,以识别该产品的所有特征,每一个特征对应一个特征加工方法;
2)依据加工序列约束规则,建立针对所述所有特征的加工序列约束矩阵,并依据预存的工序样例库,对该产品的所有特征加工方法进行排序处理,以得到初始加工序列;
3)利用约束匹配算法,逆向推理所得到的初始加工序列是否符合所建立的加工序列约束矩阵,若是,确定初始加工序列为特征制造行为序列,并结束该构建方法,若否,进至下一个步骤;以及
4)对该产品的所有特征加工方法重新进行排序,并返回至上一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NN的特征制造行为序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基于顶点拓扑关系图的面积分矩阵训练BP神经网络,并据以识别以B-rep模型表示的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NN的特征制造行为序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序列约束矩阵是以如下公式表示:
C={fij},其中,fij表示特征加工方法i与特征加工方法j的约束因子,i表示优先的特征加工方法,j表示i后面的特征加工方法,当两个特征加工方法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则fij=1;当两个特征加工方法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则fij=fji=1;当两个或更多个特征加工方法同时完成后,才进行下一个特征加工方法,此时,如果有n个特征加工合并,则所有的fij=1/n;当两个或更多个特征加工方法中的任何一个完成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特征加工方法,此时,如果有n个特征加工方法平行,则所有的fij=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ANN的特征制造行为序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序列约束规则为加工序列约束矩阵中的元素体现纵向所列的特征加工方法对横向所列的特征加工方法的约束关系,具有以下的特点:
特点(1):当一个特征加工方法的横向和纵向全为零,则表示此特征加工方法为自由的,即可以插入到制造行为序列的任一位置;
特点(2):当一个特征加工方法的横向有非零值,而纵向全为零,则表示该特征加工方法可以为第一个工步,但不包括特点(1)中所述的自由的特征加工方法;
特点(3):当一个特征加工方法的横向全为零,而纵向有非零值,则表示该特征加工方法可以作为最后一个工步,但不包括特点(1)中所述的自由的特征加工方法;以及
特点(4):当一个特征加工方法的横向存在非零值和纵向均存在非零值,则表示该特征加工方法处于加工序列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ANN的特征制造行为序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约束匹配算法进行推理的步骤3)进一步包括:
3-1)针对该产品的所有特征加工方法中,按所述特点(1)找出自由的特征加工方法,在以下每个步骤中,如是检查到是自由的特征加工方法,将初始加工序列链后退一步后,再按照以下步骤3-2)至步骤3-7)进行,否则,直接按照以下步骤3-2)至步骤3-7)进行;
3-2)从初始加工序列逆向一步一步匹配,首先检查最后一个工步是否满足特点(3),若否,则进至步骤4),若是,则进至步骤3-3);
3-3)检查该非零值是1还是1/n,若是1,进至步骤3-4),若是1/n,则进至步骤3-5);
3-4)判断非零值所对应的横向特征加工方法是否为该非零值所对应的纵向特征加工方法的前一个特征加工方法,若是,则进至步骤3-6),若否,则进至步骤4);
3-5)判断非零值所对应的n个横向特征加工方法是否都存在于该非零值所对应的纵向特征加工方法的前n-1个特征加工方法集合中,若是,则对于此n个特征加工方法的每一个特征加工方法,依次进至步骤3-6),直到满足特点(2)为止,若n个横向特征加工方法均不存在于该非零值所对应的纵向特征加工方法的前n-1个特征加工方法集合中,则进至步骤4);
3-6)在初始加工序列链上再后退一步,判断此特征加工方法是否满足特点(4),若是,则进至步骤到3-3),若否,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特点(2),若是,则进至步骤3-7);以及
3-7)确定初始加工序列为特征制造行为序列,并结束该构建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14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塑料管口连接器
- 下一篇:热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