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稳态光致变色材料在油墨中的应用、双稳态光致变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141734.8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4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高东;刘东;马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西安印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02 | 分类号: | C09D11/02;C09D11/10;C09D11/06;C09D1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稳态 变色 材料 油墨 中的 应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稳态光致变色材料在油墨中的应用、双稳态光致变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致变色油墨在吸收一定波长光能后发生变色反应,光照消失,颜色恢复为初始状态;但尚无发生光致变色反应后呈现稳定变色状态,必须吸收另一种具有一定能量强度的光能后才能恢复为初始状态的光致变色油墨,该吸收波长处于可见光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各种印刷方式,具有良好防伪效果的无色双稳态光致变色油墨,解决了现有技术油墨光致变色状态随光源消失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含有噻吩杂环或呋喃杂环的二芳烯类化合物在油墨中光致变色的应用,所述含有噻吩杂环或呋喃杂环的二芳烯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见式I为:
其中式I的R0是O或S,R1、R2、R3、R4是苯基、对甲基苯基、对乙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乙氧基苯基、对二甲基胺基苯基、对二乙基胺基苯基、对羟甲基苯基或对羟乙基苯基。
全氟取代环戊烯化合物在油墨中光致变色的应用,所述全氟取代环戊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见式II为:
其中式II中的R0是O或S,R3、R4是苯基、对甲基苯基、对乙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乙氧基苯基、对二甲基胺基苯基、对二乙基胺基苯基、对羟甲基苯基或对羟乙基苯基。
一种双稳态光致变色油墨,包括双稳态光致变色材料、体质颜料、连接料和助剂,所述双稳态光致变色材料为含有噻吩杂环或呋喃杂环的二芳烯类化合物或全氟取代环戊烯化合物,所述二芳烯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见式I,所述环戊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见式II;
其中式I、式II中的R0是O或S,R1、R2、R3、R4是苯基、对甲基苯基、对乙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乙氧基苯基、对二甲基胺基苯基、对二乙基胺基苯基、对羟甲基苯基或对羟乙基苯基。
所述体质颜料为胶质钙、碳酸钙或气相二氧化硅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连结料为酚醛树脂、胶质油、醇酸树脂、松香树酯、聚酰胺树脂、丙烯酸及其衍生物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剂为6#调墨油、蜡质撤粘剂、混合蜡、干燥剂、表面活性剂或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上述双稳态光致变色油墨的重量份组成包括:
上述双稳态光致变色油墨的重量份组成包括:
上述双稳态光致变色油墨的重量份组成包括:
上述酚醛树脂是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所述醇酸树脂是植物油改性的醇酸树脂、松香改性的醇酸树脂或松香衍生物改性的醇酸树脂;
所述植物油改性的醇酸树脂为亚麻油改性醇酸树脂或桐油改性醇酸树脂或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
所述松香树脂是松香及其衍生物酯;
所述聚酰胺树脂是低分子量醇溶型聚酰胺树脂或高分子量共溶型聚酰胺树脂;
所述丙烯酸及其衍生物树脂是环氧丙烯酸酯、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聚酯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多元醇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脂肪酸改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聚醚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脂肪酸改性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或是聚酯甲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所述蜡质撤粘剂是棕榈蜡、冷杉蜡、蜂蜡、虫蜡、羊毛蜡、石蜡、微晶蜡、蒙旦蜡、矿地蜡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干燥剂为有机酸的钴、锰、锆、铅、铝、钙、锌、铈、钒、镧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包括高沸点煤油、120#溶剂油、200#溶剂油、210#溶剂油、320#溶剂油、S82B溶剂油、C12溶剂、C13溶剂、C12与C13的混合物、KI0-295溶剂或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双稳态光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西安印钞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西安印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1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结构与金属板材
- 下一篇:一种真空接触器专用分体式固封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