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冲击加载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1805.4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浣石;陶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浣石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冲击 加载 实验 装置 | ||
1.一种三维冲击加载实验装置,包括依序设置的加载装置(1)、入射杆(2)、试件(3)和透射杆(4),在入射杆(2)和透射杆(4)上分别设有应变片(5),应变片(5)连接有数据采集处理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件(3)为正方体,所述的入射杆(2)和透射杆(4)的数量分别为三根;各入射杆(2)的其中一端与加载装置(1)相对应,另一端分别垂直于试件(3)上相互垂直的三个侧面上;透射杆(4)分别垂直设置在试件(3)的剩余三个侧面上;入射杆(2)与透射杆(4)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冲击加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入射杆(2)均为曲线形状;所述的加载装置(1)由高压气室(7)和一根加载杆(8)组成,加载杆(8)一端与高压气室(7)的动力输出孔相对应,加载杆(8)另一端与三根入射杆(2)的其中一端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冲击加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杆(8)的横截面形状与三根入射杆(2)横截面组成的形状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三维冲击加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射杆(2)上各转角处均为曲线转角,单根入射杆(2)上均有两处曲线转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冲击加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射杆(2)从入射方向向后,两个转角处曲线的曲率半径分别为532cm和61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冲击加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杆(2)从入射方向向后,两个转角处的角度依次为15.26°和7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冲击加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射杆(2)和透射杆(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入射杆(2)和透射杆(4)沿加载方向的周向均匀分布,入射杆(2)和透射杆(4)的中心与所在试件(3)侧面的中心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维冲击加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射杆(4)直径均为5cm,长度均为150cm;所述入射杆(2)的水平长度为150~20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浣石,未经浣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18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