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1830.2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3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原亮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7/04;F21V7/10;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由透光部件构成的反射器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大多数车辆用灯具都具有配置在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光源以及使该光源发出的光向前方反射的反射器。
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记载的这种车辆用灯具中,其反射器由透光部件构成。
此时,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反射器中,在透光部件的后面中的光轴附近部分以围绕光源的方式形成入射面,并且,在其后面的入射面的周围,围绕光轴沿径向台阶状地形成有多个反射面,且在透光部件的前面的各反射面的前方位置分别形成有出射面。
并且,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相对于构成反射器的透光部件,即,在使从其入射面入射的光源的光作为大致平行光被其各反射面向前方进行内面反射后,使该内面反射的光从位于该反射面的前方的出射面分别向前方出射。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反射器中,虽然在透光部件的前面,围绕光轴沿径向台阶状地形成有多个入射面和出射面,但是,透光部件的后面形成为单一平面。
并且,在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相对于构成反射器的透光部件,即,使从其各入射面入射的光源的光在被其后面向前方进行内面反射后,从位于其反射面的前方的出射面或者位于其外周侧的出射面向前方出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031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6422号公报
作为车辆用灯具的反射器,如果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透光部件,则不仅能够提高对光源发出的光的光束利用率,而且能够使透光部件的周边部都明亮发光可见。
然而,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透光部件被构成为,在使光源发出的光从以包围该光源的方式形成的入射面入射到该透光部件后,被各反射面向前方进行内面反射,因此,其靠近光轴的基端部的厚度相当厚。
因此,存在下述的问题,在成形透光部件时,易于产生收缩(ヒケ),从而不能高精度地控制光源发出的光。并且,如果透光部件中的靠近光轴的基端部的厚度变厚,则难以实现反射器的大型化。
另一方面,虽然“专利文献2”记载的透光部件的靠近光轴的基端部的厚度不厚,但是,由于仅在其前面台阶状地配置有多个入射面和出射面,其后面形成为单一平面,因此,不能高精度地控制光源发出的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具备由透光部件构成的反射器,并且,不仅能够使透光部件的周缘部都明亮发光地可见,而且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光源发出的光,并且,能够容易地实现反射器的大型化。
本申请发明通过对透光部件的形状进行研究设计来达到上述目的。
即,本申请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具有配置在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上的光源以及使该光源发出的光向前方反射的反射器,其中,
上述反射器由围绕上述光轴沿径向连续配置多个光学要素而形成的透光部件构成,
各上述光学要素包括:入射面,使上述光源中的发光基准点发出的光以相对于该光学要素向远离上述光轴的方向折射的方式入射;反射面,使从该入射面入射到该光学要素的光向前方进行内面反射;出射面,使被该反射面进行内面反射的光从该光学要素向前方出射,
并且,各上述光学要素的反射面由曲面构成,以使被该反射面进行内面反射的光的大致总光量作为大致平行光到达该光学要素的出射面。
上述“车辆用灯具”不限于特定种类的车辆用灯具,例如,能够采用尾灯、制动灯、车距灯、高位制动灯等。
上述“光源”的种类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芯片或放电灯泡的放电发光部或者卤素灯的灯丝等。
上述光源中的“发光基准点”是指作为计算光路的基准的点光源的位置,虽然典型的是光源的发光中心,但是也可以是光源的发光中心以外的点或者位于离开光源的位置的点。
关于上述“透光部件”,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部件即可,对其材质没有特殊限定,例如,能够采用由透明合成树脂构成的部件、或玻璃构成的部件等。
在各上述“光学要素”中,其反射面是使被该反射面进行内面反射的光的大致总光量作为大致平行光到达该光学要素的出射面的结构,但是,关于其入射面,既可以是使从该入射面入射到该光学要素的光的大致总光量到达该光学要素的反射面的结构,也可以是使其一部分经由各光学要素相互之间的连结部分到达与该光学要素的外周侧邻接的光学要素的反射面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1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稻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提高绵羊克隆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