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压缩机内置式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2984.3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4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52 | 分类号: | H01H37/5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王骝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压缩机 内置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三相压缩机的内置式保护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很多设备的核心部位,其造价较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马达电流过大或者线圈温度过高以及三相电路中一相接触不良或者缺相错相等原因,都会给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带来问题,轻则可能造成整个系统工作不正常,重则可能烧毁压缩机。这就需要安装一个甚至几个保护装置,来保护压缩机的安全运行。
目前,压缩机线圈的热保护器很多,但是将热保护器接入压缩机电路中时,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原因,装配复杂,不易使用,还有的保护器在自动保护后很难自动回复。另外,对于三相压缩机,当电路发生错相或缺相时,电路中会产生很大的电流,这时,要求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启动,保证电路的安全。在一些特殊状况下,电路中在较短时间内可能产生极大的电流,双金属片可能来不及动作或者长时间在异常状态下工作,保护器触点会出现粘接,无法起到切断电路的作用。
现有技术的保护器在识别错相或缺相问题时,往往要经过复杂的判断,有的只能对三相中的某一相进行保护,然而,需要安装多个保护器来完成对三相电路的缺相或错相保护,现有的保护器不具备异常状况下电路熔断功能,这给压缩机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压缩机保护器在断开电路的一瞬间,在电压及电流的作用下,断点两端会发生拉弧现象,会出现导热性和灭弧性不良的问题,造成电路断开不彻底而发生事故,此外由于压缩机内部的空间非常有限,这就要求保护器的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三相压缩机内置式保护器,它采用双金属片和熔断丝设置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壳体内,提高了保护器的导热性和灭弧性以及敏感度,具有良好的灭弧性能和熔断保护功能,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大大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相压缩机内置式保护器,包括由底板与壳盖构成密闭结构的壳体,壳体内设有A接线脚、B接线脚、C接线脚和双金属片,其特点是A接线脚、B接线脚和C接线脚由绝缘柱固定设置在底板上,壳体内或充惰性气体;A接线脚和B接线脚一端焊接静触片,另一端伸出壳体分别与A导电杆和B导电杆连接连接;双金属片为两端焊接动触点的圆弧片,由焊钉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静触片为“L”形,其两端分别焊接静触点和电阻丝触点;C接线脚一端固定连接电阻丝,另一端伸出壳体与C导电杆连接;电阻丝为“S”形,其“S”弯分别与两静触片上的电阻丝触点串接,两动触点与两静触点弹性压接。
所述电阻丝在“S”弯的中部设有三角形熔断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灭弧性能和熔断保护功能,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大大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电阻丝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发明由底板1与壳盖2构成密闭结构的壳体21,壳体21内设有A接线脚3、B接线脚4、C接线脚5和双金属片6,A接线脚3、B接线脚4和C接线脚5由玻璃烧结的绝缘柱14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壳体21内充有惰性气体;A接线脚3和B接线脚4一端焊接静触片9,另一端伸出壳体2分别与A导电杆12和B导电杆连接22连接;双金属片6为两端焊接台阶形动触点7的圆弧片,并由焊钉10固定设置在壳体2内;静触片9为“L”形,其两端分别焊接静触点8和电阻丝触点13;C接线脚5一端固定连接电阻丝11,另一端伸出壳体2与C导电杆23连接;电阻丝11为“S”形,其“S”弯分别与两静触片9上的电阻丝触点13串接,两动触点7与两静触点8弹性压接。
参阅附图2~附图3,电阻丝11为“S”形,其“S”弯的中部设有三角形熔断口31,电阻丝11固定连接在C接线脚5上,其“S”弯分别与两静触片9上的电阻丝触点13串接。
参阅附图4,A接线脚3、B接线脚4和C接线脚5分别与A导电杆12、B导电杆连接22和C导电杆23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2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芯片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LED显示屏通风散热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