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震救生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3784.X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戚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国强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李云鹏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殊环境中用的建筑物,具体说涉及一种抗震救生房。
背景技术
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阻止,最近几年世界各国的自然灾害频发,08年汶川地震带给人们的灾害,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物层出不穷。高层建筑的层高记录也不断刷新。无论是商业建筑还是住宅建筑,高层成了主流。而目前对于地震的预防只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级别,但是汶川地震及今年日本的地震让人们发现仅依靠房子的抗震级别是没有保障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救生房,其在地震时可以使建筑物内的人员的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并且可以逃生、其结构简单、费用低。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抗震救生房,其中包括若干个由抗震材料制成的舱体,所述舱体的数量与楼房层数相同,相邻所述舱体上下布置并连接在一起,各所述舱体为空腔柱体,各所述舱体的顶板和底板分别与楼房各层的上、下层板连接,所述舱体高度等于楼层高,所述舱体的内腔设有逃生道,所述逃生道由封闭的环形墙体构成或由舱体的内腔壁与隔断墙围成,与所述逃生道位置对应的所述舱体的顶板和底板上分别设有与逃生道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或若干个舱门,所述逃生道的侧壁上安装有一个或若干个逃生道门,所述逃生道的内腔壁安装有爬梯,所述舱体与逃生道之间的空间为救生舱。
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其中各所述舱体的顶板和底板分别与楼房各层的上、下层板的钢架构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其中所述舱体的内腔表面及逃生道的内、外壁上分别涂覆有防火保温层,在所述防火保温层外表面安装有软缓冲层,在所述软缓冲层外表面安装有硬缓冲层。
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其中所述舱体的壁上设有若干个通风格栅。
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其中所述舱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凸棱或若干个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棱或第一凹槽位置对应所述舱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或第二凸棱。
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其中所述逃生道的横截面积为可容一人通过的面积。
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其中所述救生舱内安装有至少一个固定安全带及生活必需品,所述救生舱内设置有应急线路管路通道,所述应急线路管路通道内设有电力管线、通信管线及水管。
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其中所述舱体为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其中相邻所述舱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或卡箍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抗震救生房通过施工安装于楼房内,使每个舱体位于各层楼中,当地震时,各层楼内的逃生人员可迅速进入救生舱内,然后把舱门关闭,由于舱体采用抗震材料制成,因此逃到救生舱内的人员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如果所在楼层是安全没有坍塌的,当地震结束时,可以打开舱门一直从救生舱出去而逃生,当逃生人员所在的楼层是坍塌楼层时,在即时进入救生舱后关好舱门,待地震结束时,打开逃生道门,通过逃生道中的爬梯向下或向上寻找适合逃生的楼层位置,爬到安全的楼层时,进入该楼层的救生舱内,打开舱门从该层楼逃生出去,该抗震救生房结构简单,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实施例一的单舱俯视示意图(去掉顶板);
图3是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实施例一的舱体壁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抗震救生房实施例二的舱体壁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国强,未经戚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3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支架装卸装置
- 下一篇:软土地基复杂深基坑阶梯式组合支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