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铬渣炼钢解毒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4571.9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袁代建;邹延华;费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4 | 分类号: | C21B3/04;B09B3/00;A6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6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解毒 工艺 | ||
1. 一种铬渣炼钢解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A,球核制作:将铬渣磨成颗粒状,然后按照17:80:3的比例与含铁粉尘和粘结剂混合得到球核材料,用球核材料制备球核;
B,复合小球制备:采用磨细的含铁废料支撑球壳材料,然后用步骤A中得到的球核与球壳材料一起制作成复合小球;
C,将步骤B得到的复合小球送入烧结机进行烧结,烧结机温度为1200℃~1300℃,此时复合小球的球核内部自动生成还原气氛,球壳保持自身氧化气氛,最后球核的还原气氛扩散到整个球体,将Cr6+还原成Cr3+;
D,将步骤C处理后的复合小球送入炼钢的高炉,在高炉的还原气氛下,Cr3+还原成C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渣炼钢解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核的直径为3~6mm,所述复合小球的直径为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渣炼钢解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颗粒状铬渣的粒度为150~180目,含水量在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渣炼钢解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小球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a,将铬渣、含铁粉尘、粘接剂配好混匀后,采用造粒机制成球核;
b,将球核与球壳材料一起进入球团生产线的造粒机生产复合小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45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