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卷线盘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4689.1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0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蔡信;张帆;邓光斌;杨晓东;李波;金明;徐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电力局;杭州大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31/06;H01R3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31000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卷线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卷线盘。
背景技术
卷线盘是远距离能源传输装置,其基本结构由电线、回卷弹簧、转动轴和其它安全机构组成。卷线盘由于其便利地将传输线路集中设置,方便操作及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传输线的优点在汽车装配和维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卷线盘多是采用引擎式的电动卷线设备,内置小型电动机将拉出的输电线卷起。
然而,电动卷线设备不仅耗费了电能,且小型电动机本身存在使用寿命,当损坏后维修及替换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卷线器,以实现机械收线,降低维修和替换成本。
一种自动卷线盘,包括:
设有轴心的转轴、套接在转轴外部的转筒和转轴端部设置有集电环,所述集电环连接有接线端子;
通过弹簧固定于碳刷架上的碳刷、所述碳刷与集电环接触;
利用螺丝固定于转筒上的卷簧,所述卷簧经互相连接的齿轮及拉簧与所述转筒内壁相接。
本实施方式中将输电线拉出后可通过所述齿轮与拉簧的配合进行限位并利用卷簧进行卷线复位,改善了现有技术中需要设定按键和安装马达的缺点
优选地,所述转筒为塑料转筒。
选用塑料转筒的目的在于节省制造、维修及替换成本。
优选地,所述卷线盘还包括:置于自动卷线盘外部的线盘铁盒。
该实施方式中的线盘铁壳的设置使电缆避免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卷线盘还包括:固定于转轴两端可使转轴转动的线盘支架。
通过所述线盘支架将所述卷线盘安装于墙面或操作间房物顶上使场地整洁,使用方便。
优选地,输电线与接线端子连接并缠绕于所述转筒上。
优选地,输电线端部插头设有七个插孔,分别对应一地线、一零线、一火线和两组双绞线。
上述实施方式作为优选提出,而并不局限于列举形式。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的转轴、转筒和接线端子并配合碳刷及集线环的通电性能,在保证了卷线盘的传输电能及卷线的功能基础上,采用转筒端部的齿轮与拉簧伸缩方式,在转筒上的输电线拉到所需位置时进行限位,并通过所述卷簧进行传输线的卷线恢复,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电动卷线设备耗电及成本高的缺点,实现了电缆拉伸缩回自如、结构简洁和节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卷线盘结构主视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卷线盘结构右视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卷线盘结构左视图;
图1d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卷线盘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卷线盘的输电线插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卷线器,以实现机械收线,降低维修和替换成本。
图1a-图1d示出了一种自动卷线盘,结合4个图进行说明,包括:
线盘铁壳1、线盘外圈2、塑料转筒3、线盘支架4、碳刷架固定板5、集电环6、碳刷架7、碳刷8、弹簧9、接线端子10、卷簧11、转轴12、螺丝13、卷筒盖14、铆钉15、齿轮16、卡子17、拉簧18、大头螺丝19、自攻螺丝20、输电线21、插头22,其中:
所述转轴12设有轴心、转筒3套接在转轴12外部,转筒3和转轴12端部设置有集电环6,所述集电环6连接有接线端子10;
通过弹簧9固定于碳刷架7上的碳刷8、所述碳刷8与集电环接触6;
利用螺丝13固定于转筒3上的卷簧11,所述卷簧11经互相连接的齿轮16及拉簧18与所述转筒3内壁相接。
输电线21与接线端子10连接并缠绕于所述转筒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电力局;杭州大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杭州市电力局;杭州大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4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痤疮美容养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着色体以及着色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