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路由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5141.9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徐冠雄;杨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22;H01Q5/01;H04W8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路由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路由器。
背景技术
无线路由器(Wireless Router)是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好比将单纯性无线AP和宽带路由器合二为一的扩展型产品,它不仅具备单纯性无线AP所有功能如支持DHCP客户端、支持VPN、防火墙、支持WEP加密等等,而且还包括了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可支持局域网用户的网络连接共享。可实现家庭无线网络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实现ADSL和小区宽带的无线共享接入。
无线路由器和有线路由器原理是一样,只是在普通有线路由器上增加了天线,也就是说将信号传输介质从有线变为天线,而有线上网功能不变。采用天线能够达到增强无线信号的目的,可以当作无线信号的放大器。
传统的无线路由器天线都是外置式的,少数内置式天线也通常具有信号放大效果不强、不利于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天线在不同产品中工作环境及电磁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天线性能在设计和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该天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及通用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包括路由器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路由器主体上且与之进行信号传输的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介质基板、附着在介质基板相对两表面的第一金属片及第二金属片,围绕第一金属片设置有第一馈线、第二馈线,围绕第二金属片设置有第三馈线、第四馈线,所述第一馈线及第二馈线均通过耦合方式馈入所述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三馈线及第四馈线均通过耦合方式馈入所述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及第二金属片上均镂空有微槽结构,所述第一馈线与第三馈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线与第四馈线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中,所述路由器主体包括印制电路板、装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CPU、内存和端口,还包括通过封装工艺将所述印制电路板、CPU和内存包裹在内且使端口露出在外的前面板和后面板。
在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中,所述第一金属片上镂空有非对称的第一微槽结构及第二微槽结构以在第一金属片上形成第一金属走线,所述第二金属片上镂空有非对称的第三微槽结构及第四微槽结构以在第二金属片上形成第二金属走线。
在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中,所述天线预设有供电子元件嵌入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中,所述空间设置在第一馈线、第二馈线、第一馈线与第一金属片之间、第二馈线与第一金属片之间及第一金属片这五个位置的至少一个上。
在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中,所述空间设置在第一金属片上的第一金属走线上,或者所述空间设置在第一微槽结构和/或第二微槽结构上。
在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中,所述空间设置在第三馈线、第四馈线、第三馈线与第二金属片之间、第四馈线与第二金属片之间及第二金属片这五个位置的至少一个上。
在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中,所述空间设置在第二金属片上的第二金属走线上,或者所述空间设置在第三微槽结构和/或第四微槽结构上。
在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中,所述嵌入的电子元件为感性电子元件、容性电子元件或者电阻。
在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中,所述空间为形成在所述天线上的焊盘。
实施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天线可直接内置在无线路由器内,通过在天线的介质基板两面均设置有金属片,充分利用了天线的空间面积,增强信号强度,在此环境下天线能在较低工作频率下工作,满足天线小型化、低工作频率、宽带多模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天线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天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天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的示意图;
图5b所示为互补式螺旋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5c所示为开口螺旋环结构的示意图;
图5d所示为双开口螺旋环结构的示意图;
图5e所示为互补式弯折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6a为图5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其几何形状衍生示意图;
图6b为图5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其扩展衍生示意图;
图7a为三个图5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的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两个图5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与图5b所示为互补式螺旋线结构的复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5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张生产用边压花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气缸式动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