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磁致伸缩系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5153.1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超;王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18 | 分类号: | G01R33/18;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激光 外差 测量 伸缩 系数 方法 | ||
1.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磁致伸缩系数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下述装置实现的,所述装置包括两根形状相同的固定棒(1-1、1-2)、激励线圈(2)、直流稳压电源(4)、平面反射镜(5)、薄玻璃板(6)、偏振分束镜PBS(7)、H0固体激光器(8)、四分之一波片(9)、振镜(10)、会聚透镜(11)、光电探测器(12)和信号处理系统(13),
直流稳压电源(4)用于给激励线圈(2)提供工作电源,使得该激励线圈(2)产生磁场,待测试件(3)居中放置在激励线圈(2)形成的筒形空间内,待测试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根固定棒(1-1)的一端,该根固定棒(1-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待测试件(3)的另一端固定另一根固定棒(1-2)的一端,该根固定棒(1-2)的另一端粘接固定在平面反射镜(5)的非反射面,平面反射镜(5)的反射面与待测试件(3)的轴线垂直;并且两根固定棒(1-1、1-2)、待测试件(3)和激励线圈(2)同轴设置;在平面反射镜(5)的反射面一侧距离d处,与该平面反射镜(5)平行设置有薄玻璃板(6);
H0固体激光器(8)发出的线偏振光经偏振分束镜PBS(7)反射后入射至四分之一波片(9),经该四分之一波片(9)透射后的光束入射至振镜(10)的光接收面,经该振镜(10)反射的光束再次经四分之一波片(9)透射后发送至偏振分束镜PBS(7),经该偏振分束镜PBS(7)透射后的光束入射至薄玻璃板(6),经该薄玻璃板(6)透射之后的光束入射至平面反射镜(5),该光束在相互平行的薄玻璃板(6)的后表面和平面反射镜(5)之间反复反射多次,多束经平面反射镜(5)反射的光束经薄玻璃板(6)透射之后获得多束透射光束,该多束透射光束和薄玻璃板(6)的前表面的反射光束一起通过会聚透镜(10)汇聚至光电探测器(12)的光敏面上,所述光电探测器(12)输出电信号给信号处理系统(13);
其特征在于,基于上述装置的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磁致伸缩系数的方法为:
首先,将待测试件(3)进行交流退磁,然后固定在两根固定棒(1-1、1-2)之间;
然后,打开H0固体激光器(8),并驱动振镜(10)开始工作;
最后,打开直流稳压电源(4),并调整该直流稳压电源(4)输出单调上升的直流电流,在该过程中,采用信号处理系统(13)连续采集光电探测器(12)输出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获得待测试件(3)的长度变化量Δl,根据所述长度变化量获得待测试件(3)的磁置伸缩系数α=Δl/l,l为待测试件(3)的原始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磁致伸缩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固定棒(1-1、1-2)是采用非导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磁致伸缩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固定棒(1-1、1-2)中的每根固定棒的两端均涂覆有非导磁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磁致伸缩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反射镜(5)和薄玻璃板(6)之间的距离d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磁致伸缩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振镜(10)用于对不同时刻入射到振镜表面的激光进行频率调制,其振动方程为:x(t)=a(t2/2),其速度方程为:v(t)=at,其中a为振动加速度,c为光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51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速采仪
- 下一篇:直线电机电磁推力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