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6008.5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陈庆熙;赵荣多;庞建林;陈太平;李洁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F16C33/80;F16C33/5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新中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接触 推力 球轴承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是外圈带法兰安装通孔和喂脂通道的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组件。
【背景技术】
在机床和机械设备中常使用滚珠丝杠做传动元件,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覆作用力。为获得高精度、高效率和可逆性的传动效果,用作丝杠的支承结构往往需要可同时承受径向载荷、轴向双向载荷、带预紧载荷及具有较高的轴向刚度。传统的的支承方式多是以两套或多套轴承组合使用,利用各轴承受力与承载特点分担所受载荷并获得组合刚度,但存在轴向刚度不足或摩擦阻力大和发热缺陷,且轴承选配技术要求高、组合安装精度不易保证;近年来有采用单套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作为丝杠支承的应用,可获得较高的轴向刚度和较低的摩擦阻力,但其与两套或多套轴承组合结构一样,需要有专门的轴承安装支架(或轴承座),且对轴承座孔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加之为防止机床中的切削液、金属屑和灰尘进到轴承中损坏轴承润滑或造成卡死,需要为每套轴承或轴承组合设置适合的密封及专门润滑系统,结构复杂且不经济,同时增加了轴承支架(或轴承座)的结构尺寸,限制了机床和机械设备朝着更小、更紧凑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可承受径向和轴向双向载荷、带预紧载荷、具有较高轴向刚度且可定期再润滑的长寿命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组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向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组件,其包括截面呈“凸”型的单个厚壁外圈、两个内圈、两列钢球、两个保持架、两个密封圈和两个注油塞;外圈内壁两侧和两个内圈内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用以安装一列钢球的外沟道和内沟道,所述两个保持架各分别保持一列钢球并将其沿周向均匀分隔,两列保持架之间及钢球与沟道接触处注入润滑脂;所述的两个内圈的窄端面相对并留有预载调整间隙,与外圈、钢球、保持架组成双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公称接触角58°~ 62°,且相当于两套单列角接触推力球轴承背靠背安装的“O”型配置;所述密封圈设在内圈外侧的外壁与外圈内壁的凹槽之间;在所述外圈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轴向法兰安装通孔和一个轴向喂脂通道,外径上设有一个与轴向喂脂通道相通且贯穿外圈内壁的径向喂脂通道,在轴、径向喂脂通道的端口处均设有注油塞;靠近轴向喂脂通道端的外圈外径上,制成一条便于卡持轴承的周向拆卸槽。
在对上述双向角接触推力球轴承组件的改进方案中,在径、轴向喂油脂通道的端口处设有与注油塞相匹配的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一厚壁筒状座体外圈与两个内圈、两列钢球、两个保持架组成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组件,接触角58°~ 62°、装入较多数量的钢球及采用相当于两套单列角接触推力轴承背靠背安装的“O”型配置,可实现单套轴承即可承受径向载荷、较大轴向双向载荷及倾覆力矩,并获得高轴向刚度,相对现有同种载荷下的两套(或多套)组合结构具有较高的支承刚性、低摩擦阻力和发热;两个内圈间留有适宜的预紧间隙,安装丝杠时只需将锁紧螺母按力矩要求旋紧,就可获得设计的预紧荷载,从而获得适合的刚性,相比现有结构需用螺母和端盖分别压紧轴承内圈和外圈获得所需预载的安装方式,它的安装方便且预紧力准确;
2)、由于轴承厚壁外圈上设有若干轴向法兰安装通孔,可通过安装通孔直接将轴承安装到相邻结构或床身机架上,相对于现有采用专用丝杠轴承座的安装方式减少了一个轴承座构件,这样在减少累计安装误差、提高组装精度的同时缩小了轴承使用空间,进而缩小整台设备体积,进一步地,法兰孔内壁经过精整加工,可通过安装螺栓径向微调轴承支承内孔与丝杠轴中心相对位置,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降低现有丝杠轴承安装座孔加工难度;
3)、另外,在轴承内、外圈两端面安装的两个密封圈之间组成的有效润滑、密封空间及迷宫式密封结构,可有效地储存润滑脂及防止油脂泄露,并通过外圈上彼此相通并经外圈内壁连接密封、润滑空间的喂脂通道适时补充新鲜油脂,保证轴承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运转及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有助于防止机床中的切削液、金属屑和灰尘进到轴承中损坏轴承润滑或造成卡死,相对于现有结构中为每套轴承或轴承组合设置密封装置及专门润滑系统,它的结构简单经济,可有效地减少维护次数、降低维修成本;
4)、外圈外径上设有便于卡持轴承的周向拆卸槽,用做辅助轴承拆卸,为丝杠和整个设备的安装维护提供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轴承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6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