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6066.8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鹏纺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22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舒适、保暖、御寒,而是趋向于对产品外观的美化及织物的功能性等方面的需求。目前,单纯的棉纺织产品布面花色单调、功能单一,已无法满足日趋高档化,功能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开发新型面料以适应市场已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面料,采用多元纤维混纺交织,具有多种纤维的功能。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采用天丝纤维、竹纤维,棉混纺纱,所述的纬纱采用竹碳涤、棉、锦纶混纺纱,所述的面料的组织结构是双层面料,其中正面为左斜纹组织,反面为右斜纹组织。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双层面料进一步包括所述的天丝纤维、竹纤维,棉混纺纱的采用35:35:30的比例混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双层面料进一步包括所述的竹碳涤、棉、锦纶混纺纱的采用20:50:30的比例混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双层面料进一步包括所述的面料的经密度为140根/英寸。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双层面料进一步包括所述的面料的经密度为120根/英寸。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该产品具有独特的方格,织物纹路清晰,纬纱含有锦纶长丝,使得面料外观晶莹闪烁,织物质地丰厚,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织物经纱中采用天丝纤维,竹纤维混纺,提高了面料的吸湿、透气性和垂顺感,并增加了抗菌效果,提高了面料的附加值。本发明的面料采用双层结构,使含有锦纶长丝的合股纱线都在面料的正面,突出了锦纶长丝的闪烁效果。本发明揭示的双层面料,在制作成衣过程中简便、成本低、效率高且环保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层面料实施例的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运用特殊纺织材料和编织手法,提供一种双层面料,该面料呈现出高雅的极地闪光风格,又有高档色织棉布挺爽悬垂的特征。
如图1所示,图中纵格代表经纱,横格代表纬纱,■表示经纱与纬纱交织的经浮点,□表示经纱与纬纱交织的纬浮点。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双层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采用天丝纤维、竹纤维,棉混纺纱,纬纱采用竹碳涤、棉、锦纶混纺纱,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面料多采用棉纤维,但其表面光泽单一,表面风格也比较差,还存在手感不够滑爽、吸湿透气不理想、柔软性不够、易产生静电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揭示的双层面料,经纱为天丝纤维、竹纤维,棉混纺纱,其中天丝纤维、竹纤维,棉的混纺比例为35:35:30,纬纱为竹碳涤、棉、锦纶混纺纱,其中所述的竹碳涤、棉、锦纶混纺纱的混纺比例为20:50:3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双层面料,经密度为140根/英寸,纬密度为120根/英寸。所述面料由于采用了独特双层接结组织设计,赋予织物独特的外观形态和风格特征,其中正面为左斜纹组织,反面为右斜纹组织,织物可根据需要正反面设计成不同的风格,使织物外观效果随组织变化呈现朦胧、粗犷、流畅的时尚感,新颖别致,深受消费者喜爱。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的双层面料中采用混纺纱,使得此类纱线具有锦纶,天丝纤维的光泽性,竹纤维的功能性和棉纤维的保暖透气性等综合的优点。本发明的纬纱中,添加了锦纶长丝,使得面料外观晶莹闪烁,织物质地丰厚,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经纱中添加了天丝纤维,竹纤维混纺,提高了面料的吸湿、透气性和垂顺感,并增加了抗菌效果,提高了面料的附加值;本发明的面料采用双层结构,使含有锦纶长丝的合股纱线都在面料的正面,突出了锦纶长丝的闪烁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鹏纺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鹏纺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6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制动踏板感觉模拟器
- 下一篇:车载显示器延时切断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