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辅助动力单元的飞行器后机身尾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6556.8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P·T·桑斯马蒂内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西班牙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7/26 | 分类号: | B64D27/26;B64C1/16;B64F1/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原绍辉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西班牙;E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辅助 动力 单元 飞行器 机身 结构 | ||
1.具有辅助动力单元的飞行器后机身尾锥,其中,后机身尾锥(4)的隔火舱(7)构成用于辅助动力单元(1)的壳体,辅助动力单元(1)关于后机身尾锥(4)的纵轴线(X)侧向地非对称地被容纳在该壳体中,并且辅助动力单元(1)直接紧固附接到构成隔火舱(7)的结构蒙皮壁(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后机身尾锥,其中,辅助动力单元(1)关于飞行器的水平面非对称地被容纳。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后机身尾锥,其中,容纳辅助动力单元(1)的隔火舱(7)具有至少一个出入门(3)。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后机身尾锥,其中,被容纳在隔火舱(7)内的辅助动力单元(1)被由辅助动力单元(1)周围的空间限定并且适合执行维护工作的维护罩(2)所围绕,。
5.根据权利要求2的后机身尾锥,其中,隔火舱(7)包括至少一个局部登记门(5)。
6.根据权利要求2的后机身尾锥,其中,隔火舱(7)进一步包括用于将辅助动力单元(1)直接紧固到隔火舱的结构蒙皮壁(10)上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包括:
-限定两个棒机构(R1&T1和T2&T3)的四根棒(R1,T1,T2,T3);及
-两个单面销(L1,L2)。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后机身尾锥,其中,四根棒(R1,T1,T2,T3)和两个单面销(L1,L2)以这样的方式布置:
-第一棒机构(R1&T1)包括:第一棒(T1),位于辅助动力单元(1)的前顶处;及第二棒(R1),位于侧面;
-第二棒机构(T2&T3)包括第一棒(T2)及第二棒(T3),它们都位于辅助动力单元(1)的后顶处;
-第一单面销(L1)位于第一棒机构(R1&T1)中第二棒(R1)的相对侧,在辅助动力单元(1)的前部上并且是稳定的;并且
-第二单面销(L2)是个滑销,位于辅助动力单元(1)的后部中,竖直地保持辅助动力单元(1)以允许纵向膨胀。
8.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机身尾锥(4)内安装辅助动力单元(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地面升降系统(13)举起辅助动力单元(1);
b.一旦辅助动力单元(1)到达隔火舱(7)的高度,下一步就是结构蒙皮壁(10)用合适的缓冲系统(11)抓住第一单面销(L1);
c.然后,将第二单面销(L2)安装在位于结构蒙皮壁(10)侧面的轨道(12)内;
d.接下来,将第一棒机构(R1&T1)及第二棒机构(T2&T3)安装附接到辅助动力单元(1)及安装附接到已经容纳辅助动力单元(1)那侧的相对侧,以及安装附接到结构蒙皮壁(10)的上部;
e.最后,给定期望的性能,将辅助动力单元(1)设置成可以随时飞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地面升降系统(13)是“飞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缓冲系统(11)由被钢隔离的弹性体橡胶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棒机构(R1&T1和T2&T3)包括棒的末端,在移开支撑辅助动力单元(1)的地面升降系统(13)之前,棒的末端在长度上进行校准和缓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西班牙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西班牙运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65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式可搬运的光伏阵列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具清洁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