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油化工加热炉用君亚红砖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6647.1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俞益君;俞占明;徐志坚;王才军;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君耀耐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化工 加热炉 用君亚 红砖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是由氧化铬、氧化锆及纯刚玉三者经高温电熔后与树脂混合压制烧成的砖,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型石油化加热炉用君亚红砖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石化企业的乙烯裂解装置、加氢制氢装置等加热炉现今均采用炼化石油气(主要为甲烷氢)作为燃料。甲烷氢价格高(市场价5000元/吨),且本身可作为化工原料进行高附加值产品深加工。由水煤浆替代甲烷氢作为燃料,价格低(市场价1000元/吨)、环保,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按全国现有80万吨/年规模的乙烯生产装置30套计算,每年可节约资金150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乙烯裂解装置、加氢制氢装置等各加热炉采用高铬砖作为内衬,使用寿命一般为8-10个月,不能满足石化行业1次/年的检修周期的要求;水煤浆作为燃料,成分复杂且波动幅度大,高铬砖不能满足炉衬要求。这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高铬砖的生产方法:将提纯后Cr2O3、ZrO2、AL2O3混合压制烧成。氧化铬是由铬矿石研磨后溶解于水,滤除杂质蒸馏提纯,经2266℃烧结而得,其中产生的六价铬不可避免地进入水体,是强致癌物;氧化锆是用锆英砂经2550℃高温焙烧后经水选、酸洗、电选、磁选等选矿工艺分选去除杂质,烘干而得,水选、酸洗等步骤产生的废液残留对环境污染很大;氧化铝主要以纯刚玉的形式加入,是由铝土矿加工成氧化铝粉,于电弧中经2000℃以上高温熔炼后冷却制成,经粉碎、整形,磁选去铁而得、期间消耗大量电能。生产过程工艺复杂、能耗大、污染大。
石化企业的乙烯裂解装置、加氢制氢装置等各加热炉现今燃料均为炼化石油气(主要为甲烷氢气体),其作为产品销售价格高,单价每吨近5000元,且本身可作为化工原料进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水煤浆(市场价1000元/吨)作为燃料与其炼油气作为燃料相比大大节约了资金:如年产6万吨乙烯装置,由油气改为水煤浆其燃料成本能降低0.36亿元人民币/年。一套大型80万吨/年生产乙烯可降低成本5.06亿元人民币(纯利润)。据调查全国达此生产规模装置达有近30套,如全更改成水煤浆替代油气那每年节约资金近150亿元;且水煤浆为清洁能源,可为是一举多得。
通常石化行业,加热炉装置,如:水煤浆燃烧炉、合成氨气化炉,要求最短检修周期为1次/年。目前,其他厂家生产的高铬砖在加热炉内使用大约在6-8个月左右。因此,现有的普通高铬砖使用寿命短、在炉体未达到检修时间时就需要进行更换,增加了生产成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水煤浆燃烧炉、合成氨气化炉用高铬砖的使用寿命通常为6-8个月,寿命短、未达到炉体检修时间就需要更换,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石油化加热炉用君亚红砖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油化加热炉用君亚红砖,各组份的重量配比为:
铬矿石 Cr2O3≥67% 70~90%;
锆英砂 ZrO2≥67% 5~20%;
铝土矿 AL2O3≥85% 5~20%;
将上述组分混合、破碎,然后经高温电熔、去除表面杂质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破碎,再外加结合剂烧成制品;其中,结合剂为混合物的0.3~0.6%的白糊精和2.0~2.5%的水。
本发明的各组份的重量配比优选为:
铬矿石 Cr2O3≥67% 86.84%
锆英砂 ZrO2≥67% 5.11%
铝土矿 AL2O3≥85% 8.05%。
一种石油化加热炉用君亚红砖的制备工艺,在于:
(a)、将原料按配比要求进行混合、破碎,经高温电熔成液相,去除杂质,得到液态混合物;
(b)、将液态混合物冷却,得到固态混合物,然后进行破碎;
(c)、向破碎后的颗粒中加入结合剂混合,烧成制品。
本发明的步骤(a)中,高温电熔的温度范围是1100-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君耀耐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君耀耐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6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