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6774.1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包秀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F17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16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氢储氢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氢储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电解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气的用处非常之广,是重要的化工合成原料,用于制造合成氨、盐酸、硬化油、合成甲醇等工业,也可用于冶金工业中,利用氢气的还原性提炼贵重金属。目前,制氢和储氢是单独分开的,通常将制氢设备中制得的氢气放置在储气罐中,再经压缩至储气瓶中。氢气多以高压气态形式作为燃料或原料,虽然高压储氢技术成熟,设备结构也相对比较简单,但在长距离输送分配方面相对地存在着一定困难,另外也给用户造成了运输成本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氢和储存同步完成,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的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罐口处设有氢气输出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内设有氢氧发生器,所述氢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可调压力平衡器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外侧设有氢气卸荷阀、氧气卸荷阀及电源控制器。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发生器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氢氧发生器的底部设有补水控制阀,该液位传感器与所述补水控制阀相连。
其中,所述储气罐内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电源控制器相连。
其中,所述氢氧发生器的氢气出口处设有连通阀。
其中,所述可调压力平衡器内设有氢气室及氧气室,所述氢气室的氢气进气口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的氢气出气口连接,该氢气室的氢气出气口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所述氧气室的氧气进气口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的氧气出气口连接,该氧气室的氧气出气口与所述氧气卸荷阀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1、所述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使得制氢和储氢两个原本法分开的步骤同步完成,减少了氢气充装环节,给需要长途运输的用户带来了方便,降低了运输成本。2、所述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制取氢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储气罐,2. 氢氧发生器,3. 氢气输出减压阀,4. 氢气卸荷阀,5. 可调压力平衡器,6. 电源控制器,7. 压力传感器,8. 连通阀,9. 氧气卸荷阀,21. 液位传感器,22. 补水控制阀,51. 氢气室,52. 氧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包括储气罐1,所述储气罐1的罐口处设有氢气输出减压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1内设有氢氧发生器2,该氢氧发生器2的出气口与可调压力平衡器5连接,所述储气罐1的外侧设有氢气卸荷阀4、氧气卸荷阀9及电源控制器6。
其中,所述氢氧发生器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21,所述氢氧发生器2的底部设有补水控制阀22,该液位传感器21与所述补水控制阀22相连。
其中,所述储气罐1内设有压力传感器7,该压力传感器7与电源控制器6相连。
其中,所述氢氧发生器2的氢气出口处设有连通阀8。
其中,所述可调压力平衡器5内设有氢气室51及氧气室52,所述氢气室51的氢气进气口与所述氢氧发生器2的氢气出气口连接,该氢气室51的氢气出气口与所述储气罐1相连通;所述氧气室52的氧气进气口与所述氢氧发生器2的氧气出气口连接,该氧气室52的氧气出气口与所述氧气卸荷阀9相连通。
所述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内设有氢氧发生器2,该氢氧发生器2的底部设有补水控制阀22,该补水控制阀是高压单向控制阀,当氢氧发生器2内的液位达到设定范围的低限值时,液位传感器21就会给予补水控制阀22开打信号,补水控制阀22会自动开启;当氢氧发生器2内的液位达到设定范围的高限值时,液位传感器21就会给予补水控制阀22关闭信号,补水控制阀22会自动关闭。
所述储气罐1内设有压力传感器7,该压力传感器7与电源控制器6相连,当罐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电源控制器6自动切断电源,氢氧发生器2停止电解工作。所以,该制氢储氢一体化装置可根据客户对于氢气的不同需求来设定压力传感器7的感应数值。
所述氢氧发生器2的氢气出口处设有连通阀8,使得储气罐1内的压力与氢氧发生器2的气室压力没有压差,确保了氢氧发生器2的正常电解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6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