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硫氟肟醚和部分有机磷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7788.5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杜秀斌;葛尧伦;韩先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16 | 分类号: | A01N57/16;A01N35/10;A01N57/14;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硫氟肟醚 部分 有机磷 农药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硫氟肟醚和部分有机磷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硫氟肟醚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湖南化工研究院2002年自主设计、合成创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新型杀虫剂,研发代号为HNPC-硫氟肟醚2005,化学名称:1-(3-氟-4-氯苯基)-2-甲硫基乙酮肟-O-(2-甲基联苯基-3-甲基)醚,其结构式为:
硫氟肟醚能有效防治茶树害虫、茶毛虫、茶小绿叶蝉、茶尺蠼、柑橘害虫潜叶蛾和蔬菜害虫、菜青虫等,杀虫谱广,作用迅速。毒性及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硫氟肟醚属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的环境友好型化合物。
关于硫氟肟醚的国内专利,ZL99115557.2,发明名称为“杀生物的烷基-取代(杂)-芳基-酮肟-O-醚及中间体酮、肟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ZL200310110647.1,发明名称为“杀虫、杀菌的含硫、氧肟醚类化合物”。这两个专利中主要对硫氟肟醚等肟醚类化合物及中间体和制备方法等进行保护,同时还有一些单剂制剂方面的保护,但未提及与其他杀虫或杀菌剂复配的组合物,ZL200810032165.1,“杀虫剂硫氟肟醚的杀虫组合物”中提及硫氟肟醚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复配的杀虫专利保护,但未对其他类别化合物的复配增效作用有所研究或提及。
所述的部分有机磷类农药为毒死蜱、辛硫磷、丙溴磷、三唑磷、二嗪磷,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为主,大部分无内吸作用,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在田间使作,因对光不稳定,会很快分解失效,所以持效期很短,残留危险性极小,叶面喷雾一般残效期2-3天;但该药施入土中,其持效期很长,可达1-2个月。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是防治花生、大豆、小麦的蛴螬、蝼蛄有良好的效果。对为害花生、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果树、蔬菜、桑、茶等作物的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也有良好作用效果,对虫卵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也适于防治仓库和卫生害虫。
单一杀虫剂反复使用,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使杀虫剂用量增加,增加杀虫成本,大量杀灭害虫的天敌,导致高毒、用量大、残留多、药效差、污染环境,尤其有机磷类农药,已经长期大量使用,害虫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出现上述问题尤甚。而用既无交互抗性,作用机理又有差异的农药合理混配,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有效地手段,且研发周期短,对环境无害,更适合国内农药公司利用较有限的研发资源做相关领域研究,经本公司研发人员在复配领域的研究意外发现以硫氟肟醚与部分有机磷类杀虫剂为有效成分按一定比例两元混配,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以很好解决有机磷类农药无内吸性或内吸性不强的问题,而且用药量更少,持效期更长,残留量更低,高防效更环保,且此两种农药间的复配至今未见相关报导。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发明背景,经过本公司研发人员在农药复配领域的长期筛选研究,致力于解决有机磷类农药药效下降、用药成本增高,环境压力大的问题,终于提出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农药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是以(A)硫氟肟醚和(B)部分有机磷类农药为有效成分进行的两元混配,其中部分有机磷类农药为毒死蜱、辛硫磷、丙溴磷、三唑磷、二嗪磷中任意一种。
上述的以(A)硫氟肟醚和(B)部分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辛硫磷、丙溴磷、三唑磷、二嗪磷中任意之一为有效成分进行两元混配的杀虫组合物,其中该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A与B的重量百分比为0.1~50∶1~80。
所述的以(A)硫氟肟醚和(B)部分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辛硫磷、丙溴磷、三唑磷、二嗪磷中任意之一为有效成分进行两元混配的杀虫组合物,经毒力和大田等测定实验验证推测,其中该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A与B的重量百分比可优选为0.1~35∶5~50。
所述的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剂型是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性粒剂、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所述的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中硫氟肟醚和部分有机磷类农药在制剂中的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90%,优选7%-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7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魔芋保健葱花烙饼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金荞麦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