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根菌的高效增量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7914.7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方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刘俊玲;张亚军 |
地址: | 10002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根 高效 增量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真菌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菌根菌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废水增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重金属的超标,使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微量元素缺乏、土壤有益菌严重失调等,土壤的恶化,也正在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而微生物菌肥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改良土壤的关键。
菌根菌即泡囊-丛枝状菌根真菌(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VAMF)简称VAMF菌根菌,在高等植物和菌根共生中,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被寄主植物和真菌共用,真菌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一部分也传给植物,真菌和植物根系共同吸收合成的养分供给植物生长。
VAMF菌根菌在生态修复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降解重金属,加速土壤养分循环,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促进植物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还有保护植物免受病原侵入。
目前,现有菌根菌生产方法有几种:大田培养法、盆栽基质培养法、静止营养液培养法、营养液流动培养法等,用于田间的接种体主要以土壤、无土基质为接种体,其缺点不明确的物质体积大、较重,土壤需灭菌。用于组培苗生产的以无菌的、纯的繁殖体为接种体,其缺点是较高的消毒技术,费用高,目前仅限于研究。
我国VAMF菌根菌纯培养技术尚未解决,不能对VAMF菌根菌进行商品化、工厂化生产,大面积应用技术仍受限制。因此加大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继续探索,大力发展人工培养,工业化生产,为农业生产直接提供菌根菌,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菌根菌培养的微生物营养液,能够显著提高菌根菌的生长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用于菌根菌培养的微生物营养液,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发酵而成:米糠3~6%、黄豆粉8~12%、骨粉2~4%、红糖3~5%、市售的复合菌0.4~0.6%和余量的微纳米气泡水;所述的复合菌为光合菌群、乳酸菌落、酵母菌群、杆状菌群及放射线菌群,在微纳米气泡水及酸性环境中共生培养而制成的,属于现有的市售产品,例如,苏柯汉(潍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益菌素”、或北京佳和益生物技术公司购买到。
所述的微生物营养液优选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发酵而成:5%、黄豆粉10%、骨粉3%、红糖4%、市售的复合菌0.5%和余量的微纳米气泡水。
所述微生物营养液是经过在20~30℃的温度下,每天搅拌2次,经过25天的发酵制成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根菌的增量生产方法,能够提高生产菌根菌的速度与生产量;简化提纯程序,提高产品纯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这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菌根菌的增量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百喜草作为宿主植物,将百喜草种子播种在装有含珍珠岩的混合物的苗床上,用微纳米气泡水浇透,每天用稀释200倍的上述微生物营养液浇灌一次,共培育14天;
b)取出步骤a)培育得到的百喜草,将其根部与菌根菌与珍珠岩的混合物接种后,再种到苗床上,每天用稀释200倍的上述微生物营养液浇灌一次,生长14天;
c)把步骤b)得到的百喜草用海绵包裹茎部,置于栽培装置中,通过喷雾方式为根系提供所述的微生物营养液,保持根系湿度为95%以上,将所述微生物营养液稀释100倍,每月更换一次,pH值保持在5.5,即可实现菌根菌的扩量生产。
可以将本发明方法培养的菌根菌每隔30天收获一次,将宿主植物的根部留15cm,其余部分剪下并晒干,装入铝塑袋中保存。
步骤a)优选将百喜草种子先在电场强度为30千伏/米的高压静电场中处理5分钟后,再进行播种;
步骤a)所述的含珍珠岩的混合物可以是单纯的珍珠岩,也可以是珍珠岩与蛭石按3∶1重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步骤a)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是微纳米气泡在经过射流器射出形成涡旋液气流动,微纳米气泡随水流循环充满水体,水达到饱和溶氧状态而制得。
步骤b)所述的菌根菌与珍珠岩的混合物,优选每克菌根菌混合物中含有>120个孢子。
步骤c)所述的栽培装置优选植物栽培领域中常规的塔型栽培架。
所述的塔型栽培架优选结构如下的塔型板式立体栽培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的塔型板立体栽培系统由至少一个挤塑板塔型栽培架、营养液管道系统和营养液配制系统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方一,未经刘方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7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CR组以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与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玉竹醋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