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8070.8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1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姚乐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乐洁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22;H02K3/28;H02K13/00;H02K5/14;H02K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桐乡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电机,主要是直流发电机,但也包括直流电动机。
背景技术:现有的电机,无论是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其基本原理就是电磁感应。正如中学课本《科学》八年级下第120页上的图4-46所示,由于转轴与磁力线垂直,当线圈转到垂直位置,线圈中的导线均不切割磁力线,当线圈转到水平位置,线圈中的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电势,所以线圈在转动中,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电势的效率不高,而且这样产生的电势是脉动交流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电机轴在转动中,电枢中导线不管电机轴转到什么位置,始终切割磁力线,所以导线切割磁力线的效率高,而且脉动小。
为此,本发明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机,主要包括铁磁材料制成的圆筒形的横卧的机壳、圆盘状左端盖及右端盖,一对圆形磁极及其激磁线圈,左端盖中央有向左外凸的圆柱形的左端盖轴承座,右端盖中央有向右外凸的圆柱形的右端盖轴承座,左右端盖轴承座内均有同轴线的中心通孔,其内均装有轴承,电机轴就安装在左右轴承中,机壳上有至少一组机壳通风孔,左右端盖上也各有至少一组左右端盖通风孔。所述一对磁极及其激磁线圈由固定螺钉分别固定在左、右端盖上,左、右磁极均有中心通孔且与电机轴同轴线,该中心通孔的直径大于电机轴的直径。电机轴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相同的电枢,每个电枢上均有大圆盘、圆铁盒、电枢导线。大圆盘由绝缘材料制成,有一个圆盘状底盘及自底盘上向左凸起的圆柱形的大圆盘凸台,底盘和大圆盘凸台上有一个贯通的直径与电机轴相同的中心通孔,大圆盘籍此中心通孔套在电机轴上,由贯穿大圆盘凸台与电机轴的圆锥销将大圆盘与电机轴连接成一体,大圆盘的外径与磁极的极掌部分的外径相同,大圆盘底盘上,在直径略大于圆铁盒外径的圆周上分布有一组孔数较多的大圆盘底盘外通孔。圆铁盒由薄铁板围成有中心通孔的圆环形空盒,即有等高的内外圆柱面,外圆柱面的直径小于大圆盘底盘的直径,内圆柱面直径大于大圆盘凸台的直径,左、右端面均是有与内圆柱面直径相同的中心通孔的圆环,内外圆柱面与右底面连成一体,由一组位于右端面上的圆铁盒固定螺钉以电机轴为轴心将圆铁盒固定在大圆盘底盘的左表面上,圆铁盒左端盖,即圆铁盒的左端面的外圆有一圈轴向卷边,由该卷边和圆铁盒外圆柱面端口上的内外螺纹将圆铁盒左端盖连接在圆铁盒上,圆铁盒的内外圆柱面上均有一组孔数相同的圆铁盒内圆柱面小通孔和圆铁盒外圆柱面小通孔,并且圆铁盒内外圆柱面小通孔两两位于同一条半径线上。电枢导线是这样串连的:电枢导线与左滑环的左端面焊接相连后依次穿过电机轴上左边第一个电枢的圆铁盒的一个圆铁盒外圆柱面小通孔、圆铁盒内腔、与上述圆铁盒外圆柱面小通孔同一条半径线上的圆铁盒内圆柱面小通孔,进入圆铁盒中心通孔,再贴着圆铁盒左端盖的左表面,又穿入上述圆铁盒外圆柱面小通孔后面方向相邻的一个圆铁盒外圆柱面小通孔重复上述穿插,这样的反复穿插构成了一个以第一个电枢的圆铁盒左端盖为螺芯的逆时针旋向的环形螺线管。该螺线管的末尾从圆铁盒左表面向右穿过电枢导线最初穿入的那个圆铁盒外圆柱面小通孔就近的一个大圆盘底盘外通孔,然后穿入电机轴上第二个电枢的圆铁盒的一个圆铁盒外圆柱面小通孔,重复第一个电枢的穿插,构成了旋向相同的以电机轴上第二个电枢的圆铁盒左端盖为螺芯的第二个环形螺线管。其余电枢重复上述同样的连接,电机轴上最右边的最后一个电枢的环形螺线管的末尾则与右滑环的左端面焊接相连。在电机轴上最左边的第一个电枢的大圆盘的底盘外圆柱面上套有一个铜制的左滑环,由一组沉头螺钉将左滑环固定在该大圆盘的底盘上,而电机轴上最右边的最后一个电枢的大圆盘的底盘外圆柱面上也套有一个与左滑环相同的铜制的右滑环,也由一组与左滑环上沉头螺钉相同的沉头螺钉将右滑环固定在该大圆盘的底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乐洁,未经姚乐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8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 下一篇:基于多参量融合的输电线路状态分级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