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卡后横梁的弯曲方法及弯曲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8171.5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和爱华;王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卡后 横梁 弯曲 方法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部件加工方法及模具,尤其是一种重卡后横梁的弯曲方法及弯曲模具。
背景技术
重型牵引车的后横梁要求一翼面与底面夹角为90°,另一翼面与底面夹角a为大于90°的非规则U形件,两翼面高度大于250mm,其材料采用高强度的车架大梁用钢板,料厚在6至10mm,通常弯曲方式是:弯曲毛坯件水平放置在弯曲模具的顶件器上,弯曲时,弯曲力与横梁的底面垂直。由于后横梁是不规则的U形件,两翼面受力不对称,致使两翼面回弹大小不同,模具调试困难,回弹难以控制且严重,从而影响车架的装配节拍和整车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调试方便,能是所加工的后横梁的两翼面受力对称,回弹减少且易控制,提高整车质量的重卡后横梁的弯曲方法及弯曲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重卡后横梁的弯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调试合格的弯曲模具装在压力机上;
2).将落冲的毛坯件上的两定位孔穿入顶件器上表面上的两定位销中,放置在弯曲模具下模的顶件器上;所述毛坯件与水平面成b度夹角放在弯曲模具的顶件器上,其中b=(a-90°)/2,a为后横梁的一个翼面与底面之间大于90°的夹角;
3).按下压力机工作按钮,弯曲模具的凸模随压力机滑块下行,弯曲力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作用于毛坯件,与弯曲模具的顶件器一起压紧毛坯件下行进入弯曲模具的凹模的型腔内,压力机滑块下行至弯曲模具的凹模底部,毛坯件在弯曲模具的凹模中成形,两翼面与底面的角度略小于产品要求角度;
4).随后,压力机滑块上行,弯曲模具的顶件器、弯曲成型件和弯曲模具的凸模同时上行至弯曲前位置,弯曲模具的凸模与弯曲成型件分离,压力机滑块上行至压力机的上死点,停止运行;由于钢板回弹,使后横梁的翼面与底面成达到理想状态。
一种重卡后横梁的弯曲模具,包括相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下部设有与所要加工的后横梁相配合的凸模,下模内设有与凸模相对应的凹模和上下贯穿凹模的顶件器,顶件器下端与顶杆相连,所述顶件器的上表面为与水平面成b度夹角的倾斜面,其中b=(a-90°)/2,a为后横梁的一个翼面与底面之间大于90°的夹角。
所述顶件器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向上设置的定位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改变弯曲毛坯件的放置方向,将弯曲毛坯件与水平面成b角放在模具的顶件器上(其中b=(a-90°)/2),弯曲力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作用在毛坯件上,成形后两翼面与水平面角度互补,受力对称,降低模具调试难度,使回弹减少且易控制,提高整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横梁弯曲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横梁弯曲模简图;
其中:1、毛坯件,2、弯曲成型件,3、定位孔,4、弯曲方向,5、顶件器,6、定位销,7、凹模,8、上模,9、下模,10.顶杆,11.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重卡后横梁的弯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调试合格的弯曲模具装在压力机上;
2).将落冲的毛坯件1上的两定位孔3穿入顶件器5上表面上设置的两定位销6,放置在弯曲模具下模9的顶件器5上;所述毛坯件1与水平面成b度夹角放在弯曲模具的顶件器5上,其中b=(a-90°)/2,a为后横梁的一个翼面与底面之间大于90°的夹角;
4).按下压力机工作按钮,弯曲模具的凸模11随压力机滑块下行,弯曲力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作用于毛坯件1,与弯曲模具的顶件器5一起压紧毛坯件1下行进入弯曲模具的凹模7的型腔内,压力机滑块下行至弯曲模具的凹模7底部,毛坯件1在弯曲模具的凹模7中成形,两翼面与底面的角度略小于产品要求角度;
5).随后,压力机滑块上行,弯曲模具的顶件器5、弯曲成型件2和弯曲模具的凸模11同时上行至弯曲前位置,弯曲模具的凸模11与弯曲成型件2分离,压力机滑块上行至压力机的上死点,停止运行;由于钢板回弹,使后横梁的翼面与底面成达到理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8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