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治疗探针真空绝热隔层金属组件表面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8282.6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章忠敏;杨笑鹤;吕维敏;姜红强;虞华;曾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3/12 | 分类号: | C25D3/12;C25D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治疗 探针 真空 绝热 隔层 金属 组件 表面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外科设备中的冷冻治疗探针,特别是一种低温治疗探针真空绝热隔层金属组件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冷冻治疗探针是低温外科设备的重要器件,用于治疗人体腔内脏器疾患,如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经鼻腔治疗帕金森氏症及其它经肌体组织治疗实体肿瘤。所述探针的探杆部分(非冷冻工作区)必须具有很可靠的绝热性能,确保在手术过程中与人体非冷冻组织紧密接触时不会冻伤途经的正常组织。由于探杆直径纤细,均小于6mm,其绝热性能只能采用高真空隔层加以实现,为获得并维持探杆隔层空间的高真空必须满足焊接的密封性和尽可能减少隔层内金属材料释放气体分子两个条件,所以必须在金属组件焊接前,对组件的金属材料表面进行严格的清洁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冷冻治疗探针真空隔层存在的焊接质量,包括密封性及形成的氧化物以及真空隔层金属材料表面释放气体分子造成无法维持真空隔层内长期的高真空度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温治疗探针真空绝热隔层金属组件表面处理工艺,采用该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组件间的焊接密封性,同时大大减少金属材料表面在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分子,从而有效延长隔层间高真空度的时间。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冷冻治疗探针真空隔层存在的焊接质量,包括密封性及形成的氧化物以及真空隔层金属材料表面释放气体分子造成无法维持真空隔层内长期的高真空度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温治疗探针真空绝热隔层金属组件表面处理工艺,采用该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金属组件间的焊接密封性,同时大大减少金属材料表面在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分子,从而有效延长隔层间高真空度的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治疗探针真空绝热隔层金属组件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依序进行的以下清洁步骤:
a.丙酮浸泡, 金属组件在丙酮内浸泡5分钟;丙酮浸泡可以除去金属材料表面的油渍;
b.超声波清洗,金属组件放入超声波发生器中清洗5~10分钟,取出后用电吹风吹干,超声波清洗可以除去金属材料表面的污物;
c.碱液清洗,金属组件浸没在200ml配制浓度为20%的NaOH水溶液中,煮沸5分钟,然后取出用水冲洗;碱液清洗的作用是达到金属材料的表面完全能被水浸润,利于后续处理;
d.酸液清洗,金属组件浸没在酸洗液中10~15秒钟后取出,立即用水冲洗,酸液清洗的出去金属材料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
f.镍层电镀,金属组件用铜丝扎住后用去离子水浸洗,然后带水吊入电镀槽内在室温下电镀,电镀液的酸碱度控制在PH=5.5~6.0,电流为DK=0.4~1.5A/dm2,按DK=1A/dm2计算所需电流大小,电镀时间30分钟,然后将金属组件取出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无水乙醇脱水再吹干,放入干燥器皿内。镍层电镀可以提高金属组件焊缝的密封性。
所述的镍层电镀所用的电镀液配方:
,镍层电镀采用自配的电镀液配方,电镀效果好,镀层均匀。
所述的酸液清洗步骤和镍层电镀步骤之间进行钝化液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未经浙江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8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种右转桥的十字路口全畅通十字形组合桥
- 下一篇:能量节约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