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供气压力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9220.7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刚;郑剑锋;孙优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供气 压力 稳定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燃料电池供气压力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在燃料电池的气体发生装置输出端与燃料电池电堆的阳极气体输入端之间提供与它们连通的储存气体的缓冲室,所述缓冲室的容积可以调节,当缓冲室内的气体压力出现变化时,缓冲室的容积立刻发生相应变化,减小或阻止缓冲室内的气体压力波动。
2.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燃料电池,包括气体发生装置、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设有储存气体的缓冲室,所述缓冲室接在燃料电池的气体发生装置输出端与燃料电池电堆的阳极气体输入端之间,所述缓冲室的容积可变;所述气体发生装置是化石能源制氢装置或生物质制氢装置或吸附储氢装置或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所述燃料电池设有感知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调节缓冲室容积的伺服电机,所述压力传感器将缓冲室内的气体压力信号实时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伺服电机工作。
3.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燃料电池供气压力稳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燃料电池的气体发生装置输出端与燃料电池电堆的阳极气体输入端之间储存气体的缓冲室;缓冲室的主体采用活塞式结构,由活塞和外壳共同构成,外壳设有进气导管和出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出气导管与燃料电池电堆的阳极气体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压力稳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设有感知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所述缓冲室内的气体压力信号实时传送给所述控制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压力稳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在所述外壳内的轴向运动由伺服电机驱动实现;所述伺服电机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指令进行正转或反转,带动所述活塞进行往复运动,以调节所述缓冲室的容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压力稳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活塞之间设有减速器和传动齿条;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减速器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活塞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压力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利用密封油实现所述活塞和所述外壳之间的密封与润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压力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密封油加压器和输油导管;所述密封油加压器包括油囊和加压弹簧及加压板,使密封油获得压力;所述输油导管为可弯曲软管,用于将密封油输送至所述活塞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压力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内设有装密封油的油腔和径向孔道,所述活塞与所述外壳的接触面设有环形油槽;所述油腔接收所述输油导管输送来的密封油,并通过所述径向孔道将密封油送至所述环形油槽,使得密封油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接触,实现密封与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92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叠层母线排
- 下一篇:LED芯片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