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小视频会议系统网络地址转换穿越的系统时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9578.X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9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刘铭;步日欣;谷晨;董伟;程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8;H04N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小 视频会议系统 网络地址 转换 穿越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P2P技术结合H.323系统减小视频会议系统NAT穿越造成的系统时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NAT不仅完美地解决了1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借助于NAT,私有(保留)地址的“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发送数据包时,私有地址被转换成合法的IP地址,一个局域网只需使用少量IP地址(甚至是1个)即可实现私有地址网络内所有计算机与Internet的通信需求。NAT将自动修改IP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IP地址校验则在NAT处理过程中自动完成。有些应用程序将源IP地址嵌入到IP报文的数据部分中,所以还需要同时对报文进行修改,以匹配IP头中已经修改过的源IP地址。否则,在报文数据都分别嵌入IP地址的应用程序就不能正常工作。但是,NAT本身也有许多缺陷:
(1)不能处理嵌入式IP地址或端口。NAT设备不能翻译那些嵌入到应用数据部分的IP地址或端口信息,它只能翻译那种正常位于IP首部中的地址信息和位于TCP/UDP首部中的端口信息,由于对方会使用接收到的数据包中嵌入的地址和端口进行通信,这样就可能产生连接故障。
(2)不能从公网访问内部网络服务。由于内网是私有IP,所以不能直接从公网访问内部网络服务,比如WEB服务,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可以采用建立静态映射的方法来解决。
(3)有一些应用程序用A端口发送数据,用B端口进行接收,但NAT设备翻译时却不知道这一点,它仍然建立一条针对A端口的映射,结果对方响应的数据要传给B端口时,NAT设备却找不到相关映射条目而会丢弃数据包。
(4)如果NAT本身又位于另一个NAT之后,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节约IP资源,现在很多的ISP在它们内部架设NAT,然后再把服务提供给用户。
(5)一些P2P应用在NAT后无法进行。对于那些没有中间服务器的纯P2P应用来说,如果大家都位于NAT设备之后,双方是无法建立连接的。因为没有中间服务器的中转,使得NAT设备后的P2P程序在NAT设备上不会有映射条目,因此对方不能向你发起一个连接。
要解决上面的部分问题,可以应用NAT穿越技术(NAT Traversal),NAT穿越技术拥有这样的功能,它能够让网络应用程序主动发现自己位于NAT设备之后,并且会主动获得NAT设备的公网IP,并为自己建立端口映射条目。也就是说,在NAT穿越技术中,NAT设备后的应用程序处于主动地位,它已经明确地知道NAT设备要修改它外发的数据包,于是它主动配合NAT设备的操作,主动地建立好映射,这样就不像以前由NAT设备来建立映射了。这样就会解决很多以前由NAT引起的网络连接问题。
解决穿透NAT问题的最常用的一种思路是,私网中的终端通过某种机制预先得到出口NAT上的对外地址,然后在载荷中所填写的地址信息直接填写出口NAT上的对外地址,而不是私网内终端的私有IP地址,这样载荷中的内容在经过NAT时就无需被修改了,只需按普通NAT流程转换报文头的IP地址即可,载荷中的IP地址信息和报文头地址信息是一致的。STUN协议就是基于此思路来解决应用层地址的转换问题。
STUN的全称是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即UDP对NAT的简单穿越方式。应用程序(即STUN CLIENT)向NAT外的STUN服务器(STUN SERVER)通过UDP发送请求STUN消息,STUN SERVER收到请求消息,产生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请求消息的源端口,即STUN CLIENT在NAT上对应的外部端口。然后响应消息通过NAT发送给STUN CLIENT,STUN CLIENT通过响应消息体中的内容得知其NAT上的外部地址,并将其填入以后呼叫协议的UDP负载中,告知对端,本端的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接收地址和端口号为NAT外部的地址和端口号。由于通过STUN协议已在NAT上预先建立媒体流的NAT映射表项,故媒体流可顺利穿越NA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9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负载机
- 下一篇:管理账户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