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盛多种液体的自动转换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0935.4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晓远 |
主分类号: | A47G19/12 | 分类号: | A47G19/12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4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液体 自动 转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壶,尤其涉及一种可盛多种液体的自动转换壶。
背景技术
在现有能盛两种以上液体的壶,进液孔和出液孔都是独立分开的,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盛多种液体的自动转换壶,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大气压强与液体在密封容器里的特性,把进液孔和出液孔合二为一与各仓集合在同一个壶斗里,各仓进出液全由通气孔来控制,并可自动转换,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壶体、隔墙、隔仓、水平隔板、通液孔、通气孔、壶斗、挡盖,其特征是壶体内连有十字型隔墙为四仓壶,Y字型隔墙为三仓壶,一字型隔墙为二仓壶,不隔为一仓壶,壶体内的各隔仓顶端同一个水平隔板上设有若干个直径2-3mm的通液孔形成蜂窝型,各仓通液孔总面积小于50mm2,或者直径小于8mm的单独通液孔,在水平隔板下面各隔仓中上部壶体上设有直径1.5-2.8mm的通气孔,在水平隔板上面设有一个壶斗与壶体连为一体,在壶斗内通液孔上面设有一个挡盖。
所述的通液孔,其实是进液孔和出液孔的共同孔。 所述的壶斗,其实是各隔仓进出液的共同壶斗。
所述的挡盖,挡盖的形状是圆型上拱下平六面相通。
所述的二仓壶的蜂窝型通液孔,孔在隔仓的排列是条形,两隔仓的通液孔是对称的。
所述的二仓壶的通气孔,两隔仓通气孔是对称的。
所述的二仓壶的两隔仓通液孔,通气孔与中间隔墙形成的夹角是相等的,夹角的角度与水平面平行时该仓两孔压力平衡。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新颖、美观、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可盛多种液体并可自动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二仓壶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二仓壶蜂窝型通液孔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二仓壶自动转换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三仓壶切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四仓壶切面图。
在图中,1、壶体 2、一字型隔墙 3、隔仓 4、水平隔板 5、通液孔 6、通气孔 7、壶斗 8、挡盖 9、水平面 10、倾斜度 11、水平隔板 12、Y字型隔墙 13、隔仓 14、通液孔 15、水平隔板 16、十字型隔墙 17、隔仓 18、通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二仓壶所示,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壶体1内设有一字型隔墙2分隔成两个隔仓3,在壶体1内的两隔仓3顶端同一个水平隔板4上设有两隔仓对称的蜂窝型通液孔5,在水平隔板4下面两隔仓3中上部壶体1上设有两隔仓对称的通气孔6,在水平隔板4上面设有一个壶斗7与壶体1连为一体,在壶斗7内通液孔5上面设有一个挡盖8。
三仓壶,如图4所示,壶体1内设有Y字型隔墙12分隔成三个隔仓13,在壶体1内各隔仓13顶端同一个水平隔板11上设有各隔仓的通液孔14。
四仓壶,如图5所示,壶体1内设有十字型隔墙16分隔成四个隔仓17,在壶体1内各隔仓17顶端同一个水平隔板15上设有各隔仓的通液孔18。
二仓壶,三仓壶,四仓壶;使用加液时,打开要加液的隔仓3、13、17通气孔6,封住其他通气孔,将液体倒入壶斗7,这样依次加满其他隔仓3、13、17;液体倒出时,同样打开所需液体的隔仓通气孔,封住其他通气孔,将所需液体倒出,以上原理是,隔仓与通气孔空气对流时,液体能够通过通液孔,隔仓内的空气不对流时,液体不能通过通液孔,同时因为通液孔的表面压力小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用二仓壶自动转换倒液体时,图1、图3所示,首选用手封住上边隔仓3通气孔6,将壶体1倾斜度10调试到下边隔仓3不流液时,将手打开上边通气孔6,这时下边隔仓3通液孔5与通气孔6形成与水平面9平行,两孔压力平衡,液体不能流出,而上边隔仓3两孔有压力差,所以液体能够流出,换另一种液体时,将壶体1保持倾斜度10旋转180度,由上转下,而原来上边隔仓3转到下边同样两孔形成与水平面9平行,压力平衡,液体不能流出,而由下转上的隔仓3两孔有压力差,液体能够流出,因此实现了自动转换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晓远,未经罗晓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0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C4烃混合物获得高纯度1-丁烯的方法
- 下一篇: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