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1114.2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1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卜宪标;王令宝;马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04 | 分类号: | B01J20/04;B01J20/20;B01J20/30;F28F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吸附剂 金属 热管 一体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成型:所用原料为:金属盐、金属粉末、碳质材料、造孔剂、高分子黏结剂;首先将碳质材料浸渍在金属盐溶液中,金属盐用量和碳质材料的质量比例为4~8∶1;待浸渍充分后进行干燥,然后再和金属粉末进行混合,金属盐和金属粉末的质量比例为20~80%∶80%~20%;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用高分子黏结剂黏结在金属管壁上,然后放入模具中成型;
2)造孔:将成型后的金属管放入炭化活化炉中,进行炭化活化造孔;
3)烧结:最后,将金属管放入马弗炉或者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根据所用的金属粉末和金属盐的熔点进行选择,将金属盐和金属粉末烧结在金属管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材料为经粉碎过的植物性纤维成分的原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材料为木屑或者椰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选自氯化钙,氯化锶、氯化镁或者氯化钡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是铜粉或者铝粉。
6.一种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成型:所用原料为金属盐、金属粉末、造孔剂或者增孔剂、高分子黏结剂,将金属盐、金属粉末和造孔剂混合,金属盐和金属粉末的质量比例为20~80%∶80%~20%;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用高分子黏结剂黏结在金属管壁上,然后放入模具中成型;
2)烧结:将成型的金属管放入马弗炉或者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根据所用的金属粉末和金属盐的熔点进行选择,将金属盐和金属粉末烧结在金属管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示的一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选自氯化钙,氯化锶、氯化镁或者氯化钡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高性能吸附剂和金属换热管一体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是铜粉或者铝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11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高效无线充电系统的智能手机
- 下一篇:一种局域网主机IP地址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