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簧钢盘条用连铸坯脱碳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1239.5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胜;熊建良;程先舟;褚双学;盛光兴;蒋跃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9/5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钢 盘条用连铸坯 脱碳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钢盘条用连铸坯的生产方法,具体属于弹簧钢盘条用连铸坯脱碳的控制方法,其适用于任何成分的弹簧钢盘条用连铸坯的生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轻量化及高性能化,对汽车用弹簧钢盘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脱碳是弹簧钢主要的表面缺陷,弹簧通常承受交变负荷或随机变动负荷,疲劳损伤或疲劳断裂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弹簧钢的表面脱碳将严重损害弹簧的疲劳性能,特别是表面出现铁素体的全脱碳,使弹簧疲劳极限可降低50%,而且,随着表面脱碳层深度增加,使疲劳寿命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在后道淬火工序中,表面脱碳层达不到所要求的硬度及力学强度,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纹,使弹簧过早疲劳失效。另外,还由于表面层不同部位淬火时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应力,致使全脱碳层与部分脱碳层之间的过度区产生微裂纹,并作为裂纹继续发展的起源,最终引起弹簧的失效或断裂,导致需要及时更换,造成费时费力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弹簧的使用周期,适用于任何成分的弹簧盘条用连铸坯脱碳的控制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弹簧钢盘条用连铸坯脱碳的控制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连铸成坯,并进行连铸坯表面的清理;
2)对连铸坯进行分段加热,并在还原气氛下进行,自开始预热至出炉的加热时间控制在120~200分钟;
各阶段温度控制:
预热段的炉温控制在≤730℃;
一加热段的炉温控制在1000~1080℃,加热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
二加热段的炉温控制在1080~1120℃;
均热段的炉温控制在1050~1100℃,均热时间控制在80分钟以内;
所述的还原气氛为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其在一加热段至均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为:
一加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为:1~1.05;
二加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为:0.95~1;
均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为:0.93~0.98;
3)进行轧制,控制开轧钢坯温度在960~1010℃;
4)进行冷却至室温,控制在奥氏体及铁素体两相区内的冷却速度至少为15℃/分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提高弹簧的使用周期,适用于任何成分及规格的弹簧钢盘条用连铸坯的生产,不会产生铁素体全脱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做进一步的详尽描述:
实施例按照以下工艺步骤进行,并在生产汽车用弹簧钢盘条60Si2MnA、W55SiCr及弹簧钢盘条用连铸坯试用,其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实验结果见统计表2。
各实施例按照以下控制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连铸成坯,并进行连铸坯表面的清理;
2)对连铸坯进行分段加热,并在还原气氛下进行,自开始预热至出炉的加热时间控制在120~200分钟;
各阶段温度控制:
预热段的炉温控制在≤730℃;
一加热段的炉温控制在1000~1080℃,加热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
二加热段的炉温控制在1080~1120℃;
均热段的炉温控制在1050~1100℃,均热时间控制在80分钟以内;
所述的还原气氛为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其在一加热段至均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为:
一加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为:1~1.05;
二加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为:0.95~1;
均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为:0.93~0.98;
3)进行轧制,控制开轧钢坯温度在960~1010℃;
4)进行冷却并至室温,控制在奥氏体及铁素体两相区内的冷却速度至少为15℃/分钟。
表1 各实施例的主要工艺参数取值
表2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性能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1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