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1745.4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3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魏金霞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07年11月22日、申请号为200780045996.6、发明名称为“镜头驱动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电子设备具有多功能,多种在其中具有照相机的电子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如MP3播放器、移动通讯终端及PDA。
由于在其中具有照相机的电子设备以小尺寸制造,所以用于提供照相机功能的零件也必须以小尺寸制造。
进一步地,由于在其中具有照相机的电子设备就便携电子设备的特性而言可能容易暴露于外部环境或受到冲击,所以外部杂质可能容易渗入电子设备中或电子设备可能容易由于冲击而损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该镜头驱动装置可以以简单的结构设计且以小尺寸制造。
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驱动装置,该镜头驱动装置具有高的抗冲击性且防止外部杂质渗入。
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基座;耦合于所述基座的卡箍,所述卡箍具有形成有孔的上表面、封闭的侧面以及敞开的底面;线圈管,所述线圈管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卡箍的内部;镜头模块,所述镜头模块耦合于所述线圈管,以根据所述线圈管的移动而进出所述孔;磁体,所述磁体固定于所述卡箍的内部;线圈,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线圈管的外部同时面向所述磁体;及弹簧,所述弹簧耦合于所述线圈管以为所述线圈管提供回复力。
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卡箍直接耦合于基座且零件安装在形成于基座和卡箍的内部的空间中。因此,由于额外的壳体是不必要的,所以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简化了组装程序,且由此可以节省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根据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基座耦合于卡箍且通过基座上的锁定孔与卡箍上的锁定突起保持密封状态。即,在基座的侧部和卡箍中不存在任何间隙,卡箍的孔被镜头模块遮盖,且基座的通孔紧密地耦合于电子设备,因而能够防止杂质渗入到由基座和卡箍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其结果是,零件不会被杂质损坏。
此外,当使用了棱柱形磁体时,由于与使用圆形磁体的情况相比节省了制造成本,所以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镜头驱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图1中的磁体及线圈安装于卡箍的状态的立体图;及
图4是示出图1中的卡箍和基座的耦合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镜头驱动装置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图1中的磁体及线圈安装在卡箍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基座110和金属卡箍120,该基座和卡箍互相耦合以形成预定空间。
基座110为圆盘形或多边盘形且在其中心部分形成有通孔111。基座110的底面耦合于电子设备(未示出),且设有图像传感器(未示出)的电路基片112布置在通孔111中。
卡箍120耦合于基座110以作为壳体用于保护零件。卡箍120具有上表面、敞开的底面以及封闭的侧面,在上表面上形成有允许镜头模块200进入的孔121,该底面与基座110的上表面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镜头驱动装置的侧面由基座110和卡箍120封闭。因而,由于额外的用于保护镜头驱动装置的壳体是不必要的,所以可以简化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进一步地,由于镜头驱动装置的侧面是封闭的,所以外部杂质不能渗透进入镜头驱动装置的内部。
可以进出孔121的环形线圈管130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卡箍120的内侧。设有镜头202及用于支撑镜头202的支撑件201的镜头模块200耦合于线圈管130的内周面。
线圈管130包括外表面及内表面,该外表面为对应于卡箍120的圆形或多边形,该内表面为对应于镜头模块200的外表面的圆形。根据本实施方式,线圈管130包括呈八边形的外表面。
磁体140固定于卡箍120的内周面,且线圈150缠绕在线圈管130的外周面上同时面向磁体140。
磁体140为对应于卡箍120的圆形或多边形。如图1和图3中所示,当卡箍120为多边形壳体时,准备多个棱柱形的磁体140且每个磁体140均有三侧与卡箍120的内周面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1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轮装置
- 下一篇:三面一次成型铣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