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双面胶带结构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1850.8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振华;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振华;周剑 |
主分类号: | C09J7/00 | 分类号: | C09J7/00;C08J5/12;C09J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钱品兴 |
地址: |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双面 胶带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种金属和塑料的相互粘接技术领域和胶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组合式双面胶带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多种金属和塑料的相互粘结现在一般采用在XY-TABLE点胶机在待粘结材料上点加双液型胶水粘结,这种技术有以下缺点:
点胶必须在点胶机上完成,固化时间长,胶合后需要静置24小时才能从事下一工序;胶水受热后会逆向液化,造成胶合件的分离;胶水溢胶后气味难以去除,不美观,而且这种技术采用的胶水需要使用固化剂固化,固化剂挥发物的气味十分难闻,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不适。
因此,点胶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粘合产品时的效率问题、效果问题和场地问题。
除此以外,人们对双面胶带用于金属和塑料之间相互连接的以下偏见:
单纯的双面胶带无法很好的适用于不同粘结材质的产品上;
热压型的胶带在预粘合的时候无法像点胶一样很好的固定于待粘产品之上,导致无法准确的定位;
在凹凸面的粘结上,双面胶带无法很好的弥补凹凸面粘结的空隙,使粘结强度不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和人们对双面胶带用于不同金属和塑料间的粘接,生产和使用一种更高效、更美观、更方便的组合式双面胶带结构来粘接不同的金属和塑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组合式双面胶带结构,包括感压双面胶带,热压型双面胶带,单面胶带和转存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双面胶带结构由四层结构组成,上层为单面胶带层,单面胶带的粘性面朝下,单面胶带层下方连接自带离型纸层,自带离型纸层下方连接胶带层,胶带层下方连接转存离型纸层,所述的胶带层由感压双面胶带和热固型双面胶带组成,所述的感压双面胶带和热固型双面胶带上方均设有离型纸。
一种组合式双面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双面胶带结构由三层结构组成,上层为自带离型纸层,中层为胶带层,下层为存离型纸层,所述的胶带层由感压双面胶带和热压型双面胶带组成,所述的感压双面胶带和热压型双面胶带上方共用其中一种双面胶带的自带离型纸。
所述的胶带层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胶带单一层次组合于单面胶带上。
所述的胶带层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胶带厚度不同。
所述的胶带层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胶带层数、形状不同。
所述的热压型双面胶带是热固型双面胶带或热塑型双面胶带。
所述的组合式双面胶带上设有定位孔。
一种组合式双面胶带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一种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多种金属和塑料的材质以及技术人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胶带类型,并且决定胶带的宽度、厚度和类型;
b根据多种金属和塑料的粘合结构以及技术人员的需要,对选择的胶带进行一一对应组合,并按顺序排列组合在多功能贴合机的一个支架上;
c、根据技术人员的需要,将单面胶带或已通过模切、半断分条后局部排废露底纸的热压型胶带套在另一支架上;
d、通过多功能贴合机将组合胶带与单面胶带或已通过模切、半断分条后局部排废露底纸的热压型胶带纸贴合固定在一起。
e、用模切冲裁把产品加工成需要的特定形状,在胶带上打定位孔。
所述的胶带组合是以下方式:
a、需要精确控制各部分胶带位置的可以通过将热压型双面胶带和感压双面胶带按照需要的顺序排列在支架上,将热压型双面胶带自带离型纸放在另一个支架上,通过多功能贴合机进行贴合固定;
b、产品结构不同需要不同胶带特性来粘合的,可以通过不同类型胶带排列在支架上,将单面胶带放在另一个支架上,通过多功能贴合机进行贴合固定;
c、需要粘合的但由于粘贴面不在同一平面而产生段差或间隙的,可以通过将不同厚度的双面胶带根据粘贴面的需要,排列组合在支架上,将单面胶带放在另一个支架上,通过多功能贴合机进行贴合固定;
d、需要粘合的但由于产品材质不同需要不同胶带的,并且同时粘贴面不在同一平面而产生段差或间隙的,可以根据粘合面材质将不同胶带粘合在一起产生的总厚度来克服段差或间隙,通过不同的类型的胶带粘合在一起来克服产品材质的不同;然后将组合后的胶带根据需要排列支架上,将单面胶带放在另一个支架上,通过多功能贴合机进行贴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振华;周剑,未经郑振华;周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1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筒
- 下一篇:具有新型调焦结构的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