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盘式制动装置用电液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2392.X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五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6 | 分类号: | B65G4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运带式 输送 机盘式 制动 装置 用电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液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盘式制动装置用电液控制系统,属于电液控制系统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下运带式输送机,特别是满载下运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物料与输送带会产生较大的下滑力,导致输送带的速度越来越快,当速度超出一定范围时,极易导致带式输送机的损坏,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由于物料与输送带的惯性,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停车较上运和平运带式输送机也更为困难,停车时间过长,则系统发热量大,在煤矿井下应用时易导致瓦斯爆炸;停车时间过短,则输送带承受的动应力较大,极易导致断带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停车速度也有严格要求,由于上述原因,目前使用的下运带式输送机均配置专用制动装置。
目前常用的制动装置有液粘制动装置和盘式制动装置两种,虽然也有其他的采用不同工作原理的制动装置,但由于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正逐渐被用户放弃,液粘制动装置采用液粘传动原理,内摩擦片与滚筒轴相连接,外摩擦片与机架相连接,通过改变内外摩擦片间的油膜厚度实现制动。这种装置不仅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安装成本较高,电气控制系统也较为复杂,维护较为困难,更为重要的是液粘制动装置需要较长的制动时间(60s以上)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时间短时制动效果比较差,而一般的带式输送机制动时间要求在30s以内,因此液粘制动装置的使用场合也越来越少。
相比之下,盘式制动装置由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目前盘式制动装置的电液控制系统均采用电机带动齿轮泵为系统提供压力油,没有充分利用下运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物料和输送带的下滑力,不利于节能降耗;另外如果电机发生故障,将导致制动头无法打开从而带式输送机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盘式制动装置用电液控制系统,利用物料和输送带下滑力驱动齿轮泵提供压力油,能确保盘式制动装置正常工作,从而保证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行,又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效率高、能耗低的节能型盘式制动装置用电液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盘式制动装置用电液控制系统,包括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制动头、制动盘和油箱,还包括齿轮泵、增速装置、压力变送器Ⅰ、压力变送器Ⅱ、蓄能器Ⅰ、蓄能器Ⅱ、电磁换向阀Ⅰ、电磁换向阀Ⅱ、电磁换向阀Ⅲ、电磁换向阀Ⅳ、电磁换向阀Ⅴ、电磁换向阀Ⅵ、比例溢流阀Ⅰ、比例溢流阀Ⅱ和节流阀;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与增速装置的输入轴连接,增速装置的输出轴与齿轮泵连接,齿轮泵的出油口分别与电磁换向阀Ⅴ和电磁换向阀Ⅵ的压力油入口连接,同时与比例溢流阀Ⅱ的进油口连接,比例溢流阀Ⅱ的出油口与油箱连接,电磁换向阀Ⅴ的出口分别与压力变送器Ⅱ、蓄能器Ⅱ和电磁换向阀Ⅱ连接,电磁换向阀Ⅵ的出口分别与压力变送器Ⅰ、蓄能器Ⅰ和电磁换向阀Ⅰ连接,蓄能器Ⅰ和蓄能器Ⅱ分别通过电磁换向阀Ⅰ和电磁换向阀Ⅱ与制动头的油缸前腔连接。
制动头的油缸通过比例溢流阀Ⅰ和电磁换向阀Ⅲ与油箱连接,同时制动头的油缸还通过电磁换向阀Ⅳ和节流阀与油箱连接,压力变送器Ⅰ和压力变送器Ⅱ分别与蓄能器Ⅰ和蓄能器Ⅱ的进油口连接;电磁换向阀Ⅰ、电磁换向阀Ⅱ、电磁换向阀Ⅲ、电磁换向阀Ⅴ和电磁换向阀Ⅵ在失电时与油路断开,得电时与油路接通,电磁换向阀Ⅳ在失电时与油路接通,得电时与油路断开。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齿轮泵通过增速装置与带式输送机滚筒轴相连接,可以直接利用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物料与输送带下滑分力驱动齿轮泵为蓄能器充液,带式输送机在设计时也无需考虑齿轮泵的功率需要,同时利用物料与输送带下滑分力所做的功对带式输送机也起到了一定的制动作用,减小了带式输送机制动所需的功耗,起动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蓄能器作为盘式制动装置液压系统动力源,蓄能器Ⅰ、电磁换向阀Ⅰ、电磁换向阀Ⅵ和压力变送器Ⅰ组成一个动力源,蓄能器Ⅱ、电磁换向阀Ⅱ、电磁换向阀Ⅴ和压力变送器Ⅱ组成另一个动力源,两个动力源一用一备,在一个动力源压力不足或出现故障时启用另一个动力源,可以确保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五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五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23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非定距顶抵装置
- 下一篇:无动力滚筒轴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