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蓬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3490.5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H-G·费恩;P·里歇特;G·舍特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米茨-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0/06 | 分类号: | E04F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蓬,该遮蓬带有基座部分、织物轴,以及遮蓬织物/材料(fabric),所述基座部分可附接至建筑物部分,所述织物轴可被电机转动驱动,所述遮蓬织物可被收回和打开并可卷绕至织物轴上和从其上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基座部分应理解为能将遮蓬紧固至建筑物部分的任何部件,遮蓬例如是曲臂式遮蓬/铰接臂式遮蓬、冬景花园遮蓬或窗口遮蓬,所述建筑物部分例如是外墙、冬景花园或窗侧壁。一般地,取决于结构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基座部分是遮蓬外壳、紧固支架、保持框架或类似物。
背景技术
特别是在带智能操控的遮蓬系统自动运行期间运行噪音很成问题。装备有阳光传感器、风传感器和/或雨传感器的遮蓬根据个人对控制参数的调节而在不同时刻打开和收回。在此,例如当出现第一道太阳光线时遮蓬可自动打开。从机械驱动器产生的噪音经由建筑物和空气转播。正是这种噪音,当它破坏了他们的安宁或甚至打扰了他们的睡眠时,经常使建筑物的居民感觉极为烦人。
迄今为止,遮蓬和遮蓬驱动器的大多数供应商都作出尝试以通过被动降噪的方式利用机械装置将这些噪音降到最低。这些尝试例如通过机械退耦或隔离的方式都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因为已证明对整个系统的结构声(body sound)的降低总体上是不足的。
在此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对电机的良好隔音导致同样良好的隔热。被大为减弱的电机冷却性能导致在遮蓬的收回和打开之间的休止阶段的时间更长,所述休止阶段是由温度监测来控制的。已证明从遮蓬至建筑物中的振动传播(声输入)是另一具体问题。一方面,出于静力(固定)原因,遮蓬必须刚性地并且力配合地(force-fitted)连接至建筑物的承载部分,但是另一方面不应当传播任何振动。这些问题通常需要折衷的解决方案。
烦扰的噪音还会由技术系统中的不希望的振动产生,在这方面首要的问题不是产生噪音,而是由于这些不希望的振动导致系统部件可能的损害或甚至破坏。
发明内容
从在现有技术中概述的问题出发,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改进遮蓬使之能尽可能安静且无振动地被收回和打开。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噪音影响系统来实现,所述噪音影响系统具有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声音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声音致动器由控制器激活并连接至遮蓬部件。所述声音致动器产生与遮蓬被收回和/或打开时的声音模式相适应的反声音模式以影响噪音,特别是衰减噪音和振动。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利用基本上已在1933年由德国研究者Paul Lueg开发的主动噪音补偿的理念,在该理念中通过麦克风探测由声源发出的声波,通过使声与相位相反的声信号相叠加可实现对声音的抑制,甚至是消除。
为了完整起见,将在下文简要描述这种类型的主动声音抑制的物理背景。
声波可表示为位置x和时间t的函数。两个声波s1(x;t)和s2(x;t)可在点x0处相加地叠加。该叠加被称为波在点x0处的干涉。在该点处,可确定具有频率f和相位的正弦振荡。因此,在点x0处下面的等式适用:
现在考虑两个频率和振幅都相同的信号相叠加的最简单的例子,这两个信号中仅一个信号具有相移。因此下式适用:
f1=f2=f
a1=a2=a
以及
针对在点x0处两个振荡的叠加的这种考虑得出下式:
通过对总振荡的变换得出下式:
如果考虑该振荡的振幅,惊人的是恰在处振幅变为零,如图1中可见。该点被称为相消干涉,因为两个信号在那里正好互相抵消。相较于单个信号使(总)信号变得更为安静的区域位于120°和240°之间。在那里总振荡的大小小于单个振荡的大小。
例如,在WO 93/21688A1中还描述了一种用于主动消除噪音或振动的方法和相应的装置。在此,使得由内燃机导致的噪音与一消噪信号相叠加,由此形成的残余噪声信号被一麦克风记录并借助快速傅立叶变换被收集入处理器中以进一步被处理,从而改变消噪信号以使得残余声信号尽可能小。在此情况下,该文献公开了用于确定消噪信号的常规数学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米茨-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施米茨-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3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成分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氯硼酸钡晶须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