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识别物品以实现防伪追踪的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3664.8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加缪;徐良雨;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良雨;林加缪;周华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7/00;H04L29/08;H04W4/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识别 物品 实现 防伪 追踪 芯片 | ||
1.一种用于识别物品以实现防伪追踪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包括微处理器、通用接口模块以及内部存储器,所述通用接口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内部存储器连接,其中:
所述通用接口模块接收手机发送的验证请求信息,将该验证请求信息交由微处理器处理,接收微处理器发送的防伪信息并向手机发送该防伪信息;
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来自于所述通用接口模块的验证请求信息,基于该验证请求信息,从所述内部存储器中读取所述防伪信息,并将所述防伪信息发送至通用接口模块;
所述内部存储器存储所述防伪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用接口模块支持GSM信号以与手机进行通信,所述内部存储器可为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TP RO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处理器还接收来自于专用芯片读写器的初始化防伪信息,并向所述内部存储器中写入防伪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接口模块的输入端口为端口(104),端口(105)和端口(109);输出端口为端口(106),端口(107)和端口(108);端口(104)与外部的端口(101)建立通讯连接,用于传输验证请求信息A1[7:0],端口(105)与外部的端口(102)建立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时钟1;端口(106)与外部的端口(103)建立通讯连接,用于向外部发送外部防伪信息B1[7:0];端口(107)与微处理器的端口(110)相连,用于传输输入的验证请求信息A[7:0];端口(108)与微处理器的端口(111)相连,用于将时钟1送入微处理器;端口(109)与微处理器的(112)端口相连,用于接收微处理器发送的输出防伪信息B[7: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输入端口有端口(116)及端口(117);输出端口为端口(118);输入端口(116)与微处理器的端口(113)相连,将写入的防伪信息J[7:0]写入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待写区域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只能被写入一次信息,其后信息不能被修改;若要追加信息,则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将追加信息写入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其他待写区域;待写区域一经被写入信息,则无法修改;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待写区域大小由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决定;输入端口(117)与微处理器的端口(114)相连,用于将地址Addr[10:0]送入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地址端;输出端口(118)与微处理器的端口(115)相连,用于将地址Addr[10:0]指定的防伪信息L[7:0]送入微处理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为端口(110),端口(111),端口(115),端口(122),端口(123)以及端口(124);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为端口(112),端口(113)以及端口(114);输入端口(122)和外部的专用芯片读写器的端口(119)相连,用于接收初始化权限验证信息D;端口(123)和专用芯片读写器的端口(120)相连,用于接收时钟2;端口(124)和专用芯片读写器的端口(121)相连,用于接收初始化防伪信息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防伪信息E的通信方式为串口通信,通信协议符合I2C总线协议;端口(121)与端口(124)之间的连线作为I2C总线的数据线SDA;端口(120)与端口(123)之间的连线为I2C总线的时钟SCL;初始化权限验证信息D的通信方式为串口通信,通信协议符合I2C总线协议;端口(119)与端口(122)之间的连线作为I2C总线的数据线SDA;端口(120)与端口(123)之间的连线为I2C总线的时钟SCL;初始化权限验证信息D的内容是512位权限验证码,512位权限验证校验码,512位授权码,512位授权校验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良雨;林加缪;周华,未经徐良雨;林加缪;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36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高效蒸散型合金吸气剂
- 下一篇:蛋白激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