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催化重整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3669.0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E.桑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IFP新能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5/12 | 分类号: | C10G3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连涛;林毅斌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重整 工艺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油的催化重整领域,更通常地涉及移动床工艺。更特别地,其可用于以催化剂连续再生而再生重整或制备BTX(苯、甲苯、二甲苯)。
用于催化重整汽油的工艺使用包括以移动床方式操作的一系列串联的3或4个反应器的反应区,且具有催化剂再生区,其自身包括特定数量的步骤,包括用于燃烧沉积在该反应区中的催化剂上的焦炭的步骤、氧氯化步骤和在氢气中还原催化剂的最后步骤。在该重整区之后,将该催化剂重新引往该反应区的第一反应器的顶部。
更精确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催化重整汽油的新工艺,包括将来自该催化剂还原步骤的流出物循环到该反应区的第一反应器的上游,以及将循环的氢气注入最后的或倒数第二个反应器以维持在所述最后反应器中的较高的氢气的分压,并因此限制在反应区的末端的催化剂的失活。
该新设置具有多个优点:
·其降低或甚至消除了将水再次引入反应系统中;
·其由于在那两个反应器中氢气的分压降低促进了原料中包含的环烷烃的脱氢和链烷烃的脱氢环化,即在最初两个反应器中发生的那些,而这种降低在热力学上有利于上述反应;
·通过提高最后一个或两个反应器上的H2/HC比(其正好是焦炭在其中具有优先的形成趋势的那些),其还有利地改进了氢气在各个反应器之间的分布。
现有技术
依照现有技术,通常将来自催化重整装置的还原流出物送往该氢气净化部分的再接触压缩机的入口或者送往精炼厂(refinery)的“燃料气体”管道网(grid),即送往在精炼厂的各种装置或炉中用作燃料的气体的管道网。
该还原流出物也可以全部或部分送往分离鼓的入口以调节循环气体中的水的量。
本发明并未改进现有技术净化区的流程图,其基本上涉及反应区。
专利FR 2 801 604描述了用于使用在移动床中移动的催化剂制备芳香烃的工艺,该工艺包括至少两个特征在于特定的(H2)/(HC)比的步骤,H2表示引入所述步骤的氢气的量,和HC表示进入所述步骤的进料的量。
在上面引用的专利中,该催化剂还原步骤的特征还在于H2/HC比的特定值。对于两个反应步骤的H2/HC比的值和催化剂还原步骤的H2/HC比的值是由不等式(inequality)相联系的。然而,在所有情况中,循环的氢气都送往该反应部分的第一反应器,因此未导致有利于在该工艺中所寻求的反应,其基本上是显著地由低氢气分压所促进的环烷烃的脱氢和链烷烃的脱氢环化。
专利FR 2 801 605描述了用于使用移动床催化剂制备芳香烃的工艺,其包括在以一定的量引入的循环气体的存在下还原所述催化剂的步骤,该循环气体的量使得供给到该催化剂还原步骤的纯氢气的量在1-10kg/每kg催化剂的范围内。
专利申请FR 09/02802描述了用于将还原区的流出物循环到反应区的最后一个或多个反应器的回路。该回路并未改进第一反应器中的氢气分压,这正好是本申请所寻求的行动。
被认为代表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这三份文件,没有一份以精确的方式公开将来自催化剂还原步骤的流出物再引往第一反应器的顶部(head)和/或将来自该循环压缩机(RCY)的分离鼓的流出物(通常称作循环气体)注入汽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反应区的最后的或倒数第二个反应器的顶部。这两种流的组合导致装置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关于定义为包含超过4个碳原子并表示为C4+的烃的重整。
附图简述
图1描绘了包括4个串联的反应器和催化重整区的催化重整装置的总图。
该催化剂回路以较粗的线标记。
图1显示了将还原流出物4部分循环到第一反应器的顶部,且部分循环到该进料/流出物交换器(feed/effluent exchanger)的入口,以及将来自该循环压缩机RCY的循环气体7再引入最后的(R4)和倒数第二个(R3)反应器的顶部。
发明简述
本发明可以限定为用于催化重整馏程在60℃- 250℃范围内的汽油的工艺,该工艺使用包括至少四个串联的反应器和用于所述催化剂的再生区的移动床催化重整装置,其中将形成一部分的该催化剂再生区的该催化剂还原步骤的流出物部分地循环到进料/流出物交换器E1的入口,其余部分被循环到第一反应器R1的顶部,以及其中将来自循环压缩机RCY的气流送往该反应部分的倒数第二个反应器R3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FP新能源公司,未经IFP新能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3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