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自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110154001.8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幼华;黄炜;陈科;张剑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幼华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自助 肘关节 康复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式自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治愈肘部骨折的过程中需要有一段康复训练肘关节的过程,否则极有可能导致肌腱萎缩肘关节僵硬而残疾。骨伤患者早期一般无法自理,要想自行活动肘关节更具艰难,传统康复训练是由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穿插进行强制性活动肘关节,即用手反复用力伸屈手臂,迫使肘关节活动,以确保肌腱与肘关节的正常康复。但是强制训练的尺度很难把握,患者的伤势和伤痛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操作不当则易造成二次伤害,增加患者的痛苦,再则此项训练会消耗医生很多时间,工作强度也很大。即便是日后自行康复训练也依然存在着无相关训练器械的问题,因此,寻求合适的肘关节训练途径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自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可以由患者自行操控训练过程,恰到好处的把握肘关节伸直和屈曲的尺度,轻松完成训练计划,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由缆绳、电机、绳轮A、传动轴、控制器、大护箍、销A、卡簧、托板、轴A、销B、雌雄带、销C、铰片、销D、中护箍、支板、小托板、销E、小护箍、绳轮B、轴B、绳轮C、轴C、绳轮D、轴D、挂杆组成。两支板呈窄条状,两端圆形,一端设固定挂杆用的轴D安装孔,另一端设连接中护箍用的轴A安装孔,在固定挂杆端还设有安装绳轮用的轴C安装孔,以及安装电机、绳轮A、传动轴的安装孔。中护箍由两环形屈板组成,一端通过轴A与支板连接,另一端通过销C、铰片与销B、销D及托板、小托板连接,形成多个铰支连接的组合;在销B、销D的两端设有方便固定手臂肘部的雌雄带。托板、小托板为两端设铰支孔的平板,用铝合金、不锈钢或塑料材料制造,托板的另一端通过销A与大护箍铰接,大护箍由两环形屈板组成,小托板的另一端通过销E与小护箍铰接。小护箍由两环形屈板组成,通过轴B将绳轮B夹在一端,绳轮B可以绕轴B自由转动。绳轮A为绕线盘,两端挡肩的间距较宽,中心孔与传动轴固结,设置在两支板间;电机用螺钉固定在支板的外侧,传动轴由电机所驱动。电机接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旋转及调节转速。绳轮C、绳轮D通过轴C被固定在绳轮A的上方,绳轮C、绳轮D与轴C间隙配合,各自均可绕轴C自由转动。销A、销B、销C、销D、销E与轴A、轴B、轴C、轴D均设有卡簧槽,用卡簧来限制各自的轴向位移。在轴D上安装挂杆,挂杆与某高位支承连接,在大护箍两环形屈板的连接处拴一缆绳,缆绳绕经绳轮D、绳轮B、绳轮C至绳轮A,转动电机能改变缆绳松紧及缆绳在绳轮A外部的长度,从而使托板、小托板、铰片、销B、销C、销D所组成的多铰组合展开或收拢。
使用时将肘部骨折处于康复期的手臂顺次伸入大护箍、中护箍、小护箍,并用雌雄带固定住肘关节两侧,通过控制器自行控制电机运转便可进行肘关节伸直和屈曲的康复训练。电机可采用外接电源或内置蓄电池电源,然蓄电池电源则使得本发明的使用场合更显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A-A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1的K向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1的E向视图。
图6为本发明工作时肘部处于平直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肘部开始弯曲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肘部进一步弯曲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肘部进一步弯曲时的示意图。
图中1、缆绳;2、电机;3、绳轮A;4、传动轴;5、控制器;6、大护箍;7、销A;8、卡簧;9、托板;10、轴A;11、销B;12、雌雄带;13、销C;14、铰片;15、销D;16、中护箍;17、支板;18、小托板;19、销E;20、小护箍;21、绳轮B;22、轴B;23、绳轮C;24、轴C;25、绳轮D;26、轴D;27、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悬挂式自助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两支板(17)呈窄条状,两端圆形,一端设固定挂杆(27)用的轴D(26)安装孔,另一端设连接中护箍(16)用的轴A(10)安装孔,在固定挂杆(27)端还设有安装绳轮C(23)、绳轮D(25)用的轴C(24)安装孔,以及安装电机(2)、绳轮A(3)、传动轴(4)的安装孔。中护箍(16)由两环形屈板组成,一端通过轴A(10)与支板(17)连接,另一端通过销C(13)、铰片(14)与销B(11)、销D(15)及托板(9)、小托板(18)连接,形成多个铰支连接的组合;在销B(11)、销D(15)的两端设有方便固定手臂肘部的雌雄带(12)。托板(9)、小托板(18)为两端设铰支孔的平板,托板(9)的另一端通过销A(7)与大护箍(6)铰接,大护箍(6)由两环形屈板组成,小托板(18)的另一端通过销E(19)与小护箍(20)铰接。小护箍(20)由两环形屈板组成,通过轴B(22)将绳轮B(21)夹在一端,绳轮B(21)可以绕轴B(22)自由转动。绳轮A(3)为绕线盘,两端挡肩的间距较宽,中心孔与传动轴(4)固结,设置在两支板(17)间;电机(2)用螺钉固定在支板(17)的外侧,传动轴(4)由电机(2)所驱动。电机(2)接有控制器(5),通过控制器(5)可以实现电机(2)的正反旋转及调节转速。绳轮C(23)、绳轮D(25)通过轴C(24)被固定在绳轮A(3)的上方,绳轮C(23)、绳轮D(25)与轴C(24)间隙配合,各自均可绕轴C(24)自由转动。销A(7)、销B(11)、销C(13)、销D(15)、销E(19)与轴A(10)、轴B(22)、轴C(24)、轴D(26)均设有卡簧槽,用卡簧(8)来限制各自的轴向位移。在轴D(26)上安装挂杆(27),挂杆(27)与某高位支承连接,在大护箍(6)两环形屈板的连接处拴一缆绳(1),缆绳(1)绕经绳轮D(25)、绳轮B(21)、绳轮C(23)至绳轮A(3),转动电机(2)能改变缆绳(1)松紧及缆绳(1)在绳轮A(3)外部的长度,从而使托板(9)、小托板(18)、铰片(14)、销B(11)、销C(13)、销D(15)所组成的多铰组合展开或收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幼华,未经黄幼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装饰用晶彩透明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