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4120.3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还意.张;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48;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组合 | ||
本发明为申请人在2011年3月31日申请的发明专利第201110080694.0号发明名称为电连接器组合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尤指一种具有组合接口的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信息产业输入输出接口技术的发展,如IEEE1394(火线接口)、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等新兴接口层出不穷。其中,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便是当前规范计算机与外部设备通讯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接口技术。藉由业界大厂的持续推动及其支持设备即插即用等优势功能,亦逐渐成为键鼠、游戏机、事务机、数字相机等计算机外设设备的主流接口。
为因应不断增加的数据传输速度及稳定性需求,USB自身亦进行着持续的提升和演进,在经历了USB 1.0、USB 1.1等多个不同的版本之后,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是USB 2.0版本。与此同时,USB 3.0版本正在推进中,其具有高达4.8Gpbs的数据传输速度,同时可以向下兼容现有的USB 2.0版本。
连接器功能在不断强大的同时,介面的复杂度和接插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特别是多个差异化介面在整合的过程中,对准、插入力以及电性连接的稳定性等等都遭遇到不小的挑战。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其可提供更方便和稳定的配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和与第一电连接器配接的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成一列并肩凸伸有具导电端子的纵长舌部、第一屏蔽罩以及位于第一电连接器两纵长末端的一对端壁,所述两端壁的相对内侧各凹设有一个凹槽以形成向前配置的导引槽,所述第一屏蔽罩围设有配置导电端子的至少一个子舌部;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收容第一电连接器纵长舌部的配接槽、插置于第一电连接器第一屏蔽罩内的第二屏蔽罩以及与第一电连接器的导引槽相配合的一对导引柱,所述第二屏蔽罩围设有收容第一电连接器子舌部的子配接槽,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还具有包覆于第一屏蔽罩外的保护框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整体呈纵长状,包括沿纵长方向成一列并肩排布的纵长舌部和第一屏蔽罩以及位于第一电连接器两纵长末端的一对端壁,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位于纵长舌部和第一屏蔽罩的一侧并连接所述两端壁的连接壁,所述第一屏蔽罩围设配置有导电端子的至少一个子舌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包覆于第一屏蔽罩外的保护框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包覆于第一屏蔽罩外的保护框部,使得多介面电连接器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保障,进而使得两电连接器更容易及更稳定的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对接后之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对接前之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电连接器之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电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其中部分端子自第一绝缘本体分离;
图5是本发明第一电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其中第二插口自第一绝缘本体分离;
图6是本发明第二电连接器之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电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其中部分端子自第二绝缘本体分离;
图8是本发明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对接前之仰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对接前之立体组合图;及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对接前之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