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麦克风自动调试的实现方法及自动调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4499.8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意春 |
主分类号: | H04R19/04 | 分类号: | H04R19/04;H04R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麦克风 自动 调试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麦克风,进一步涉及无线麦克风生产时的自动调试的实现方法及其自动调试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麦克风,或称无线话筒,是传输声音信号的音响器材,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大部分组成,通常称为无线麦克风系统。实质上是单向式无线通信系统。早期的无线麦克风是采用FM调频来实现的,后来采用石英振荡器产生发射与接收精确稳定的固定频率,这种麦克风及接收机只固定单一个频率配对使用。现在专业的无线麦克风都是采用频率合成(PLL Synthesized)方式,可以在预设的带宽内任意切换所希望的工作频道,从而达到避免受环境干扰又能实现同时使用多支无线话筒。
一般无线麦克风的发信装置电路原理方块图如图1所示,工作原理如下:
拾音单元T01拾取声音并转换为音频信号,该信号经可变增益放大器T02、音频处理单元T03、音频电位器T04后送到压控振荡器T07;
微控制器T05产生包含数据的导频信号,该信号经导频信号带通滤波器T11、导频信号电位器T12送到压控振荡器T07;
微控制器T05发送高频载波频率数据到锁相环PLL T06,锁相环PLLT06产生电压信号控制压控振荡器T07产生高频载波信号;
压控振荡器T07并将音频信号和导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信号。已调制高频信号经高频功率放大器T08、天线匹配单元T09被送到天线T10,最后由天线发送到收信装置。
而一般无线麦克风的收信装置电路原理方块图如图2所示:
天线R101接收来自发信装置的已调制高频信号,该信号经高频滤波器R102、高频放大器R103后送到第一混频单元R106;
微控制器R401发送需要的频率数据到锁相环PLL R104,锁相环PLLR104产生电压信号控制压控振荡器R107产生需要的第一本振信号,该信号送到第一混频单元R106;
第一混频单元R106因输入已调制高频信号、第一本振信号,将混频出第一中频信号;此信号经第一中频滤波器R201、第一中频放大器R202后送到第二混频单元R204;
第二振荡器R203产生需要的第二本振信号并送到第二混频单元R204;
第二混频单元R204因输入第一中频信号、第二本振信号,将混频出第二中频信号;此信号经第二中频滤波器R205、第二中频放大器R205后送到解调器;解调器将解调出包含音频信号和导频信号的复合信号和场强信号。
场强信号送到场强信号处理单元R306,处理后输出控制电平信号到音频处理单元R303。
复合信号送到可变增益放大器R301,放大后分两路输出:一路输出到导频信号陷波器R302滤除导频信号,剩下音频信号并送到音频处理单元R303,经处理后输出到音频功率放大器、扬声器还原为声音;一路输出到导频信号带通滤波器R304,选出导频信号并送到导频信号解调器R305,解调出微控制器R401可以识别的脉冲宽度变化的高低电平信号。
微控制器R401检测上述脉冲信号,识别出数据信息并输出控制电平信号到音频处理单元R303。音频处理单元R303根据控制电平输出或不输出音频信号。
如上所述,在发信装置中有以下几点需要人工手动调试:
可变增益放大器T02(都采用调节电位器实现增益变化)、音频电位器T04、导频信号电位器T12、锁相环PLL T05(采用微调电容调节参考时钟频率)、天线匹配单元T09(采用微调电容、或调节电感量)。
在收信装置中有以下几点需要人工手动调试:
锁相环PLL R104(采用微调电容调节参考时钟频率)、解调器R207(采用解调中周也就是调节电感量)、可变增益放大器R301(采用调节电位器实现增益变化)。场强信号处理单元R306(采用电位器调节)。
在现有技术中,以上调试点都需要人工手动调试,批量生产时工作量大、都是重复同一工作,不利于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了无线麦克风生产时的自动调试的方法及相应的测试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意春,未经周意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4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