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接收器和光学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4568.5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宽;铃木秀幸;花冈克史;近藤绚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6 | 分类号: | H04B10/06;H04B10/24;H04L2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陈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接收器 传输 系统 | ||
1.一种光学接收器,包括:
光接收元件,被配置为具有阳极和阴极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光产生光电流;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被配置为与光接收元件的阳极连接并将光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以及
电容式无源元件,被配置为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
光接收元件的阴极与电容式无源元件的第一电极连接,并且
电容式无源元件的第二电极与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基准电压连接,并且,第二电极不与除了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基准电压端子以外的对象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接收器,其中
第一传输线存在于光接收元件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之间,并且
第二传输线是基于与电容式无源元件的第二电极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基准电位连接的端子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接收器,其中
第一传输线由第一层的信号线形成,并且
第二传输线由作为第二层的浮置平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接收器,其中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
与光接收元件的阳极连接的第一端子,
与电容式无源元件的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二端子,
与电源电位连接的电源端子,以及
与基准电位连接的基准电位端子,并且
第二端子与基准电位端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接收器,其中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与第一端子、电源端子和基准电位端子连接的前端部分,该前端部分将从第一端子供应的电流转换为差分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接收器,其中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具有限制从前端部分输出的差分电压的电平的限制电路,并且
前端部分和限制电路共享电源端子和基准电位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接收器,其中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具有限制从前端部分输出的差分电压的电平的限制电路,并且
分别针对前端部分和限制电路中的每一个形成电源端子和基准电位端子。
8.一种光学传输系统,包括:
光学传输线,被配置为传输光信号;
光信号发送装置,被配置为将光信号发送到光学传输线;以及
光信号接收装置,被配置为包括光学接收器,该光学接收器接收在光学传输线中传输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其中,光学接收器包括
光接收元件,具有阳极和阴极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光产生光电流,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与光接收元件的阳极连接并将光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以及
电容式无源元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光接收元件的阴极与电容式无源元件的第一电极连接,并且
电容式无源元件的第二电极与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基准电压连接,并且,第二电极不与除了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基准电压端子以外的对象耦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传输系统,其中
第一传输线存在于光接收元件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之间,并且
第二传输线是基于与电容式无源元件的第二电极和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基准电位连接的端子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传输系统,其中
第一传输线由第一层的信号线形成,并且
第二传输线由作为第二层的浮置平面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传输系统,其中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
与光接收元件的阳极连接的第一端子,
与电容式无源元件的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二端子,
与电源电位连接的电源端子,以及
与基准电位连接的基准电位端子,并且
第二端子与基准电位端子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传输系统,其中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与第一端子、电源端子和基准电位端子连接的前端部分,该前端部分将从第一端子供应的电流转换为差分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传输系统,其中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具有限制从前端部分输出的差分电压的电平的限制电路,并且
前端部分和限制电路共享电源端子和基准电位端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传输系统,其中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具有限制从前端部分输出的差分电压的电平的限制电路,并且
分别针对前端部分和限制电路中的每一个形成电源端子和基准电位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5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