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29分枝杆菌噬菌体来源的PK34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4641.9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1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赖仞;杨海龙;刘涵;肖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005 | 分类号: | C07K14/005;A61K38/16;A61P31/0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22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29 分枝杆菌 噬菌体 来源 pk34 多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29分枝杆菌噬菌体(Mycobacterium phage D29)来源的PK34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上个世纪30年代抗生素被发现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然而传统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病原微生物出现变异而产生耐受,近年变异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面对该严峻现实,一方面,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手头可用抗生素的效率,另一方面,亟待研发新型抗生素来应对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病原微生物耐药性。
噬菌体是一种专性寄生于细菌体内的非细胞原生物病毒,具有种属特异性,即一种噬菌体只能感染一个细菌种属,在特定的条件下能裂解宿主菌。前苏联等国家曾经将噬菌体广泛运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如皮肤链球菌化脓性感染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性腹泻等。后来,随着抗生素的发明与广泛应用,许多国家停止了对噬菌体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感染比例的不断增长,噬菌体治疗又重新进入科研人员的视线。在噬菌体与宿主菌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噬菌体产生了一些独特的蛋白/多肽,它们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于宿主菌的一些蛋白,进而终止一些重要的代谢进程,导致细菌死亡,噬菌体自身得以繁衍。如T7噬菌体的基因2(gp2)产物能够与大肠杆菌的的RNA聚合酶结合,T4噬菌体的AsiA蛋白能够抑制大肠杆菌RNA聚合酶σ70转录因子,进而抑制宿主菌DNA的转录。λ噬菌体的P蛋白和P2噬菌体的B蛋白都能够与大肠杆菌的DnaB解旋酶作用,进而影响宿主菌DNA的复制。这些发现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随着核酸测序方法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噬菌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得以测定。从这些基因组信息中发掘一些对宿主菌易感的分子用于药物开发,已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
由于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株特别是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广泛存在,HIV感染人群的不断增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导致的机体免疫低下,使得结核病(Tuberculosis,TB)的全球传播变得更加复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新增900万的结核病例,发病率却只以每年少于1%的比例递减,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
从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的噬菌体中发掘潜在的治疗结核病的药用分子是一种新的思路和尝试。
发明人将本发明的D29分枝杆菌噬菌体来源的PK34多肽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结核杆菌感染的药物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的检索系统(PUBMED)上进行搜寻比较,未发现有任何相关的研究论文或临床报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29分枝杆菌噬菌体来源的PK34多肽,作为制备抗结核杆菌药物制剂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D29分枝杆菌噬菌体PK34多肽
PK34多肽是D29分枝杆菌噬菌体p63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umber:NC_001900)编码的一种直链多肽(GenBank Accession Number:AAC18505),其前体含有78个氨基酸残基,成熟肽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3957.55道尔顿,等电点10.25,全序列一级结构为:Pro Arg Val Ile Glu Thr Lys Val His Gly Arg Glu Val Thr Gly Leu Ala Arg Asn Val Ser Glu Glu Asn Val Asp Arg Leu Ala Lys Arg Trp Ile Lys。
2、D29分枝杆菌噬菌体PK34多肽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
根据D29分枝杆菌噬菌体基因组D29p63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umber:NC_001900)推断其成熟肽PK34的氨基酸序列,用自动多肽合成仪合成其全序列。通过HPLC反相C18柱脱盐、纯化。然后用HPLC方法鉴定其纯度,分子量测定采用快原子轰击质谱法(Fast atom bombardment mass spectrometry,FAB-MS),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用自动氨基酸测序仪测定氨基酸序列结构。
3、D29分枝杆菌噬菌体PK34多肽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