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横向内筋件旋压用芯模及前移脱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4935.1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詹梅;杨合;江志强;陈飞;李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1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内筋件旋压用芯模 脱模 方法 | ||
1.一种带横向内筋件旋压用芯模,包括芯模头(3)、夹板(4)和芯模尾(5),其特征在于,
a.芯模头(3)和夹板(4)的外形为与成形工件内形相配合的曲母线形,并且芯模头(3)和夹板(4)的中心孔的轴线重合;夹板(4)一端的端面与芯模头(3)一端的安装面(7)贴合;芯模头(3)和夹板(4)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光滑连接;芯模尾(5)装入固连在一起的芯模头(3)和夹板(4)的中心孔内,并使夹板(4)另一端的端面与芯模尾(5)外圆周表面台阶形成的端面贴合;
b.芯模头(3)的外形为与成形工件内表面相同的曲母线形,其轴向长度为工件非筋部(2)的轴向长度与夹板(4)轴向长度之差;
c.夹板(4)的外形为与成形工件内表面相同的曲母线形,使得所述的夹板(4)与芯模头(3)上的安装面(7)贴合端的外径小于夹板(4)与芯模尾(5)贴合端的外径;夹板(4)的大端面的外径与工件内表面的最大直径相同,夹板(4)小端面的直径须略小于芯模凹槽(6)的直径;
d.所述的夹板(4)是由主动夹块(8)、第一被动夹块(9)、第二被动夹块(10)和第三被动夹块(11)组成的中空圆形构件;主动夹块(8)的外形为梯形,并且所述的主动夹块(8)的上底和下底的表面均为弧形;主动夹块(8)下底弧形的弦长须略大于主动夹块(8)上底弧形的弦长;主动夹块(8)上底的弧形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0~50度;
e.第三被动夹块(11)的外形为扇形,其圆心角为120度;第一被动夹块(9)和第二被动夹块(10)是对称的两个夹块,是将夹板(4)去除主动夹块(8)和第三被动夹块(11)后的剩余部分一分为二而成;
f.芯模尾(5)的第一级轴(12)形成芯模尾(5)的定位轴,用于和芯模头(3)的内孔配合;芯模尾(5)的第二级轴(13)的外径与夹板(4)的内径相同,用于和夹板(4)的内孔配合;芯模尾(5)的第三级轴(14)的长度与芯模凹槽(6)的轴向长度和工件轴向加工余量之和相同,该芯模尾(5)的第三级轴(14)的直径与工件内表面的最大直径相同;在芯模尾(5)的第二级轴(13)与第三级轴(14)之间的台阶形成的端面外缘处有一凹台阶,该台阶的轴向长度与工件筋部(1)的轴向长度相同,该台阶的高度与工件筋部(1)的筋部高度的最小值相同;通过公式(1)确定芯模尾(5)的第一级轴(12)和第二级轴(13)的半径的差值Δr,通过公式(2)确定夹板(4)退出工件筋部(1)所需的最小内移量Δrmin,保证组成夹板(4)的四个夹块能够沿芯模周向、径向和轴向移动并取出;
Δr=Δrmin+(5~15)mm (1)
在式(1)、(2)中,Δr为芯模尾(5)的第一级轴(12)和第二级轴(13)的半径差值,Δrmin为夹板(4)退出工件筋部(1)所需的最小内移量,R2为夹板(4)大端面的外半径,t为该处工件的内筋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9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硬质合金堆焊焊条及其工艺流程
- 下一篇:一种冲槽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