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头装置以及具备该接头装置的纱线卷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4952.5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5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69/06 | 分类号: | B65H69/06;B65H5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装置 以及 具备 纱线 卷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头装置以及具备该接头装置的纱线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作为纱线卷取装置的自动络纱机。作为纱线卷取装置的接头装置,清楚地知道机械式和空气捻接式的装置。作为机械式的接头装置,公知有利用盘状的旋转体来进行纱头对的解捻和结合的盘捻接器。例如,在日本特开昭60-122669号公报和日本特开昭58-082961号公报中,公开了盘捻接器。盘捻接器,由于在两张盘之间进行纱头对的解捻和结合,所以盘之间的各纱头的定位非常重要。
通常,自动络纱机,利用吸嘴将卷装侧的纱头(以下,上纱)引导至盘捻接器,之后,利用中继管将喂纱筒管侧的纱头(以下,下纱)引导至盘捻接器。此时,上纱与铅垂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在盘捻接器的前侧。另一方面,下纱通过中继管以避开先前配置的上纱的方式相同地配置在盘捻接器的前侧。因此,盘捻接器的上侧处的与上纱的距离,相比盘捻接器的下侧处的与上纱的距离更远离配置。换言之,下纱配置在上侧打开的倾斜方向。即,在下侧,成为下纱与上纱的距离最近的状态。
并且,配置在盘捻接器的前侧的两个纱头,由于设置在盘捻接器的上侧和下侧的上侧导纱杆和下侧导纱杆的转动,被分别从盘捻接器的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按压。然后,两个纱头被分别导入设置在盘捻接器的上侧和下侧的上侧引导板和下侧引导板。在上侧引导板和下侧引导板形成有上纱引导部和下纱引导部,该上纱引导部和下纱引导部用于将上纱和下纱分别引导至盘捻接器的上纱解捻作业位置和下纱解捻作业位置。
此时,在盘捻接器的下侧,必须利用下侧导纱杆将下纱导入下侧引导板的下纱引导部。但是,如上所述,由于下纱和上纱的距离较近,所以产生如下情况:下纱一边被下侧导纱杆按压一边朝下侧导纱杆的基端侧移动,下纱与上纱一起被导入下侧引导板的上纱引导部。因此,存在无法将上纱和下纱准确地导入引导板的各自的规定位置。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接头装置和具备该接头装置的纱线卷取装置,能够将上纱和下纱向各自的解捻作业位置准确地引导。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着对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头装置,上述接头装置具备:解捻机构,该解捻机构将应捻接的第一纱头和第二纱头进行解捻;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将第一纱头和第二纱头引导至上述解捻机构的解捻作业位置;以及导纱杆,该导纱杆将第一纱头和第二纱头导入至上述引导部件,其中,上述解捻作业位置包括:使第一纱头坐落的第一解捻作业位置和使上述第二纱头坐落的第二解捻作业位置,在上述引导部件形成有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上述第一引导部将上述第一纱头引向上述第一解捻作业位置,上述第二引导部将上述第二纱头引向上述第二解捻作业位置,在上述导纱杆形成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上述第一定位部将上述第一纱头引导至上述第一引导部,上述第二定位部将上述第二纱头引导至上述第二引导部。
本发明的上述引导部件包括设置于夹住上述解捻机构的位置的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上述导纱杆包括设置于上述第一引导部件侧的第一导纱杆和设置于上述解捻机构的上述第二引导部件侧的第二导纱杆,在上述第二导纱杆形成有上述第一定位部和上述第二定位部。
本发明的上述第二导纱杆安装成能够转动,上述第一定位部在上述第二导纱杆的靠转动基端侧形成为凹部,上述第二定位部在上述第二导纱杆的靠转动前端侧形成为曲率比上述凹部的曲率大的凹部。
本发明的上述解捻机构是设置成能够旋转的一对环状部件,第一解捻作业位置和第二解捻作业位置位于上述一对环状部件之间,且是处于以连接上述一对环状部件的旋转中心的假想轴线为中心的对称位置。
本发明的上述第一引导部的引导起点和上述第二引导部的引导起点与上述假想轴线平行地并列形成,上述第一引导部的引导终点和上述第二引导部的引导终点在与上述假想轴线正交的方向并列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含氢硅油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包油型乳液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