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4966.7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新;吴秋云;王延辉;刘海志;孙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4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自主 航行 开锁 式抛载 装置 | ||
1.一种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该抛载装置位于水下自主航行器的通讯舱(4)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机组件;传导电机组件旋转力的传导组件;接收传导组件所传导的推动力的导套组件;根据导套组件的推动力进行开锁的锁组件,所述的锁组件用于锁住抛载重物(6),所述的锁组件是通过门形挂钩(7)锁住抛载重物(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组件包括:步进电机(23)、连接在步进电机(23)的步进电机轴(27)上的丝杠母(29)、用于限位丝杠母(29)的行程的限位开关(26)以及通过螺栓(28)与丝杠母(29)固定连接的丝杠母防转片(53),所述的丝杠母(29)与步进电机轴(27)组成丝杠传动,所述的丝杠母(29)和步进电机轴(27)连接传导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导组件包括:一端套在步进电机轴(27)上并通过螺栓(28)固定在丝杠母(29)上的内推杆(51),连接在内推杆(51)另一端的外推杆(47),所述外推杆(47)的另一端用于推动导套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推杆(51)与丝杠母(29)相连的一端外侧套有内支架(52),另一端贯穿舱壁(46)与外推杆(47)相连,所述的外推杆(47)的外侧套有外支架(50),所述的内支架(52)的一端连接步进电机(23),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舱壁(46)的一侧,所述的外支架(50)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舱壁(46)的另一侧,所述的外支架(50)的另一端连接导套组件,所述的外推杆(47)伸出外支架(50)推动导套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支架(50)与外推杆(47)连接处为径向滑动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支架(52)上开有限位丝杠母防转片(53)的导向槽(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套组件包括有:与外支架(50)相连的释放推板(19),两个导杆(20)以及与锁组件相连的导套(13),所述两个导杆(2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释放推板(19)的两端,所述两个导杆(20)的另一端贯穿形成在导套(13)两端的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导套(13)上,所述的导套(13)与锁组件相连的那一侧形成有用于卡套锁组件的凹槽(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释放推板(19)与外支架(50)为接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组件包括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墙板(9),通过心轴(12)固定在固定墙板(9)上的棘轮(14)和棘爪(11),一端连接棘轮(14)另一端连接固定墙板(9)的细拉簧(8),以及一端连接棘爪(11)另一端连接固定墙板(9)的粗拉簧(10),所述的棘轮(14)卡套在构成锁组件的导套(13)上的凹槽(1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开锁式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形挂钩(7)挂在锁组件的棘爪(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未经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9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