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辨识竹丝正反面接触式光电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6062.8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赖众程;张国宏;王士杰;刘妹琴;翁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 | 分类号: | G01N21/5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辨识 竹丝 正反面 接触 光电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传感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能准确识别竹丝正反面接触式光电传感器。
背景技术
竹编制品作为绿色环保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竹编制品原料的竹丝,在投入机械编织时,正确快速的判断竹丝正反面则存在一定的难度,一般竹丝的正面是平整的平面,两边缘呈直角状,而竹丝反面的两边缘一般呈弧形,有些竹丝反面还带有凹槽,而且不同的竹丝宽度不一,给检测也带来一定的不便,现在一般都采用人工作业,通过人手对竹丝表面的接摸,来判断竹丝的正反面,劳动强度大、正确率低,而且工人容易生产疲劳感,降低产品质量和产量;光电传感器作为现代工业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的检测部件,广泛应用在位置定位、色彩识别和材料分析领域,通过光电器件对物体表面反射光线的接收和分析,可对物体进行定位、识别和分析,如中国专利号为CN03148993.1的、名称为反射式传感器、过滤板及被检测物检测方法的发明专利,该反射式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检测位置有无被检测物,具有传感部和过滤板,传感部具有向检测位置照射光的发光元件及接受从由被检测物反射的反射光并产生对应受光量的电信号的受光元件,过滤板被配置在该传感部与检测位置间,由可透过从发光元件向上述检测位置照射的光及从处在检测位置的被检测物向受光元件的反射的反射光的透光材料制成,可防止灰尘进入传感部,该过滤板的传感部侧的表面,被形成为具有与发光元件相对向的第1倾斜面、与受光元件相对向的第2倾斜面、和形成在第1及第2倾斜面相会合处的棱线部的锥形,上述棱线部沿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延伸,在一定的场合,该反射式传感器可以较准确地检测被检测物的特性;但反射式传感器对细长竹丝正反面的检测,则由于受外部光线的干扰较大,且竹丝存在不同的宽度,使识别的准确率低,不能满足竹丝正反面检测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人工辨识竹丝正反面的劳动强度大、正确率低和产量不高
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普通反射式传感器受外部光线干扰较大且无法满足不同宽度竹丝检测要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过多组光电传感器来快速判断竹丝正反面、满足机械化大批量生产要求的竹丝正反面辨识的接触式光电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辨识竹丝正反面接触式光电传感器包括左传感器和右传感器,所述左传感器或右传感器包括基体、若干组辨识单元和电路板,所述基体为不透光材料制成,所述每组辨识单元包括一对光电发射器件和光电接收器件,所述光电发射器件和光电接收器件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竹丝设在左传感器和右传感器之间,竹丝正反面对称设置的左右传感器,可同时对竹丝的正反表面进行检测比较,有效区分竹丝的正反面,基体可方便地固定光电器件,并通过电路板将光电信号输出,不透光材料制成的基体,降低了外部光线的影响,提高了光电器件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作为优选,所述左传感器的基体与右传感器的基体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可以同时检测左右传感器之间夹持的竹丝正反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上分别设有若干导向柱和定位孔,所述导向柱和定位孔均设在基体的同一侧,左传感器的导向柱与右传感器相对应的定位孔相吻合,右传感器的导向柱与左传感器相对应的定位孔相吻合,左传感器的导向柱设在右传感器的定位孔中并可沿定位孔滑动,右传感器的导向柱设在左传感器对应的定位孔并可沿定位孔左右滑动,通过导向柱和定位孔的配合,使左传感器或右传感器滑动方便,满足竹丝快速夹紧并定位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左传感器上设有三组辨识单元,所述右传感器上也设有三组辨识单元,所述电路板设在相应基体的背面,多组辨识单元可覆盖更广的辨识区域,适应不同宽度竹丝的检测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呈长方体,基体上设有三组辨识单元的安装孔,每组辨识单元安装孔包括一对发射器件安装孔和接收器件安装孔,所述发射器件安装孔内设有光电发射器件,所述接收器件安装孔内设有光电接收器件,发射器件安装孔和接收器件安装孔之间的基体正面设有通光槽,通光槽靠近接收器件安装孔的一端设有挡光板,所述三组辨识单元安装孔的水平中心线均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基体的长侧边,所述三组辨识单元安装孔的水平中心线与基体一侧的长侧边的距离不等,每组辨识单元的光电发射器件发射的光线,经通光槽和竹丝表面的反射以及挡光板的遮挡,改变了光电接收器件的接收量,进而确定竹丝的正反面,多组辨识单元的平行设置,扩大了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能同时检测较宽竹丝的表面边缘,适应不同宽度竹丝的检测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60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