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6069.X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雄;谢宗谚;叶家宏;马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触控面板技术发展以来,触控面板已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占有极高的市占率。目前市场中已见整合有触控及显示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可用于携带方便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上,例如无线通讯手机、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数字相机等产品。
以光学式触控面板来说,光学式触控面板包括显示器、光源以及感测器。一般来说,光源、感测器皆位于显示器的上方,且光源及感测器皆位于显示画面旁。当使用者的手指或者是触控笔的物体位在显示画面内时,光源所发出的部分光线被物体遮挡。如此一来,根据感测器所接收到的影像,物体位在显示画面中的座标位置可判断出来。
传统的光学式触控面板,为了精确地判断物体在显示画面中的座标位置,以提高解析度,以数十颗发光二极管紧密地排列在画面的周围,以形成交错分布的网状光源。发光二极管的密度越高,单位面积内可通过的光信号则越多,越容易辨识物体所在的位置。当有触控发生时,发光二极管的光线被遮住而产生阴影于反射条上,这时感测器所接收到的影像就不是一条完整的光信号,而是被阴影切成一段一段的光信号,此时通过触控电路进行逻辑运算,即可算出阴影遮蔽反射条的位置,用于判断物体的实际座标位置。然而,若有某些发光二极管发生故障,感测器会误认为是其光线被遮住产生的阴影,造成感测器所接收到的影像可能失真,进而影响判断触控位置的准确度,更严重者可能造成失效。
由于发光二极管为点状光源且独立组装,数量越多,所需的成本越高。即使将组装完成的发光二极管紧密排列成在一起,仍须配合反射条才能进行精确的触控定位。若有某些发光二极管发生故障,必须整组发光二极管进行更换或维修,因而维修较为复杂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通过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来产生光线,并配合光感测器进行触控定位,由于太阳能电池的能隙低,只要太阳能电池被施加顺向偏压后即可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因此可做为光学式触控装置的线光源。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装置,其包括一显示器、一组太阳能电池以及一组光感测器。显示器包括一外框以及一显示面板。外框位于显示面板的周围。此组太阳能电池配置于外框内,此组太阳能电池于电致发光状态下形成一组红外光源。此组光感测器配置于外框内,用以接收此组红外光源所发出的相对应光线。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太阳能电池受光时单位面积上的照度与输出电流的关系图;
图2为太阳能电池施加外部电压后输出电流与相对应的电压的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于电致发光状态下所发出的光谱图;
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及沿着I-I线段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物体
100~102:触控装置
110:显示器
120:外框
122:第一框体
124:第二框体
126:第三框体
128:第四框体
130:显示面板
131~135:太阳能电池
137~139:第一~第三电池部分
141~143:光感测器
150:处理器
C1:第一角落
C2:第二角落
L1~L3:光线
S1~S3:红外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是利用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电致发光的原理来发光。太阳能电池可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或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一般而言,太阳能电池是以半导体制作工艺制成不同能隙的半导体材质,当照射光线的能量大于其能隙时,就会在内部产生自由的电子-空穴载子对,再通过P型半导体(正极)及N型半导体(负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使空穴及电子分别往不同的电极流动而形成一电流,约为数百微安培到数毫安培不等,如图1所示。图1绘示太阳能电池受光时单位面积上的照度与输出电流的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6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