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6114.1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J·T·彦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李丹丹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者 改进 系统 | ||
1.一种用于具有框架的车辆中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所述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包括:
配重平台,所述配重平台限定质量并且联接到框架以围绕轴线枢转运动;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框架和所述配重平台配合以削弱所述配重平台绕所述轴线的运动;以及
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框架和所述配重平台配合以抑制所述配重平台沿所述轴线的运动;
其中,在操作所述车辆期间,所述配重平台的质量构造成大约至少等于由所述配重平台支承的总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车辆的前后轴线定向;并且
所述控制元件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轴线定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平台包括:
枢转联接到所述框架的铰接部分;和
联接到所述铰接部分的平台部分;
其中所述平台部分朝向与所述铰接部分相对的远端逐渐变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平台构造成至少部分包围所述车辆的转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平台的质量构造成为至少四十五千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元件是弹簧;以及
所述控制元件是杆。
7.一种用于具有框架并限定操作室的车辆中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所述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包括:
配重平台,所述配重平台限定质量并且至少部分在所述操作室内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框架;和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框架和所述配重平台配合;
其中,在操作所述车辆期间,所述配重平台的质量构造成大约至少等于由所述配重平台支承的总质量;以及
其中所述配重平台的质量和所述弹性元件构造成削弱通过所述框架传递到所述配重平台的干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平台枢转联接到所述框架以围绕轴线枢转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框架和所述配重平台配合的控制元件,以抑制所述配重平台沿所述轴线的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是杆、弹簧、阻尼器和滚轮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扭转元件,所述扭转元件具有可旋转地固定到所述框架和所述配重平台中一个的第一端和可旋转地固定到所述框架和所述配重平台中另一个的第二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加载元件,所述预加载元件靠近所述扭转元件的所述第一端;和
阻尼元件,所述阻尼元件与所述框架和所述扭转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配合,以至少部分削弱通过所述框架传递到所述配重平台的干扰。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平台包括至少一个从所述配重平台延伸的臂,所述臂具有枢转地联接到所述框架的远端,以围绕轴线枢转。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到所述框架并且与所述配重平台配合的引导件,以允许所述配重平台响应于干扰而沿着所述引导件平移。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扭簧、空气弹簧和弹性体弹簧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阻尼元件,所述阻尼元件与所述框架和所述配重平台配合以削弱通过所述框架传递到所述配重平台的干扰;
其中所述阻尼元件是液压阻尼器、气动阻尼器、磁力-流变阻尼器、电力-流变尼器和摩擦阻尼器中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61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